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诸葛亮为什么先说益州是天府之国,后又说益州疲弊?原因很简单-今日热议

来源: 修杰说娱乐 时间: 2022-12-20 19:41:43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199期文/无常奉天玉)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终刘备一生,他据有过不少地盘,例如徐州、荆州、益州、汉中等地。不过他真正站稳脚跟,成为能够与曹操、孙权抗衡的一方诸侯,依靠的还是益州。说起益州,我们不得不提到,诸葛亮对此地的看法,他还在隆中的时候,曾说益州是天府之国,民富兵强,是不可多得的宝地,可是到了他准备北伐的时候,却又说,益州疲敝。那么,在他眼中,益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引隆中对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意思是说,益州易守难攻,且有广袤而肥沃的土地,当地的百姓生活非常富裕。可是同样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了一句同样出自诸葛亮之口的话,即“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意思是说,益州国力困乏。同样是益州,同样是诸葛亮的看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毕竟诸葛亮作《隆中对》的时候,并没有到过益州,他对益州的看法,仅仅是道听途说,和凭空想象,于是认为益州非常富饶。但是他作《出师表》的时候,却已经在益州待了十余年,对益州的状况有所了解了,因此两次的看法完全不同。其实不然,当初刘璋的属下王商,就曾说过:“今之益部,士美民丰,宝物所出,斯乃狡夫所欲倾覆。”意思是说,在王商看来,益州非常的富庶,很容易引发其他人的野心。作为益州的一员,王商的话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那么为什么,到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益州疲敝了呢?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益州承担的压力发生了改变

诸葛亮作隆中对的时候,虽然是劝刘备占据益州,以图大业,但是他想依赖的并非仅有益州,还有荆州。如果仅是承担蜀汉的一部分战略物资,以益州之地的富饶,的确有余。可是令诸葛亮没想到的是,公元219年,荆州的地盘全部丢失,蜀汉对外战争,所有的压力,都压在益州,此事加大了益州的压力,再加上蜀道之难,往外运输物资,消耗极大,益州的出产自然不够用了,可以被称之为疲敝。

二、益州本身经历了变化

在刘备入川之前,益州几乎没有遭逢过什么战乱,百姓安居乐家,自然民富兵强,这个时候的益州,也就是诸葛亮认知中的天府之国。可是在刘备发动入川之战后,先是刘璋与刘备耗了三年,之后是刘备夺取汉中,又是两年战乱。好不容易等刘备拿下了汉中,先称王后称帝,益州还没等恢复,刘备便又发动了夷陵之战,几乎败光了家底。到刘备去世的时候,益州不管是人,还是物资,都已非常匮乏了。可是战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则发兵南中,平定南蛮。可以说,十几年来,益州一直在经历战争。再富饶的地区,经过这些年的消耗之后,也只能疲敝了。

三、诸葛亮故意夸张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语言的夸张也占有一定的程分。例如,在当时,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之敌也”,他们真的能够打的过一万个人吗?当然不是的,这正是夸张的艺术。诸葛亮作隆中对的时候,正在为刘备畅想未来,自然要描述一幅美好的场景,坚定刘备取益州的决心。但是到了作《出师表》的时候,他则是为了北定中原的大志而请战,为了理由更充分,自然要阐明不能偏安一隅的原因。此消彼长之下,益州在诸葛亮的口中,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责任编辑:

标签: 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