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东北振兴需要一场深刻变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改革开放之后,东北地区一直受到体制机制问题困扰,经济社会发展属于恢复和追赶的性质。2003年之前,东北处于适应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阵痛期,经济一度陷入困境;2003年之后,东北开始振兴,经济脱困、恢复发展,解决了职工下岗、国有企业生存、老工业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如今,东北开始新一轮的全面振兴。
经过恢复和追赶,东北经济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几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包括: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增长方式转变,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轻、重工业和服务业均衡结构调整,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向国有、民营均衡市场主体转变,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发展结合不利,政府自身治理及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是东北地区体制机制问题的基本表现,是东北经济形势差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单独或交织在一起,阻碍了东北经济社会发展。以产业结构为例,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仍然以重化工业和工业品生产为主,区域经济发展缺少大规模新兴产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的支撑,这成为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03年之后的振兴过程中,东北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一问题与民营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问题相互影响,愈发变得严重。解决这些问题,是东北振兴的需要,东北振兴也必然要求在这些方面出现新的局面。
我们要看到,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是有基础的,这基础不仅来自于过去发展的积累,也来自于对体制机制实施改革所释放出来的发展潜力。现在,东北不管是工业基础、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包括社保体系等等,和2003年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经济滑坡的形势下,东北地区社会依然稳定,社会就业、居民收入等方面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东北地区依靠自身的力量,加上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给予的政策条件,有能力实现新一轮振兴。
实现新一轮振兴,必须解决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东北问题往往在于改革不彻底,而改革不彻底的原因在于认识不到位。认识有多深,改革的决心就有多大,改革力度就有多大;认识不到位,改革就容易半途而废。现在,东北各地政府都将改善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突破口,体现了革除积弊、痛下决心实施改革的态度。
面对新一轮振兴,我们还要充分认识东北经济形势。我们既要看到短期形势,也要看到长期形势。即使两三年之内东北经济有所恢复,东北全面振兴的改革也需要深入下去,不能因为短期出现缓解,就忽略了长期问题。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