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2022:清明寻影家国缘

来源: 半月谈 时间: 2022-04-04 21:11:4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描写了清明这天淫雨霏霏,行人因怀念亲朋、祭祀先烈而触景伤怀的画面。现今,有这样一批以抗战英雄为主题的作品又让广大网友「破防」了。

自2019年以来,以《长津湖》《八佰》《悬崖之上》为代表的纪念抗战英雄题材的电影登上荧幕。在国家危难之际英雄儿女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祖国统一的伟大事迹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些影片将那段催人泪下的历史重新演绎,续写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支柱。

「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中国人心中最根本的精神支柱。《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恢弘的场面,震撼的特效,家国的情怀,激荡起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那些修房娶妻的烟火之欲,卫国才能保家的朴素道理,让人动容。他们为了让下一代远离硝烟,用血肉铸就了新的长城。

「无名英烈」的坚定信仰

张艺谋执导的悬疑谍战片《悬崖之上》,彰显的是信仰的力量。影片用紧张肃杀的气氛,紧凑严密的结构,让漫天飞雪的东北大地,变成错综复杂的间谍世界,没人知道身边是敌是友。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支撑英雄的唯有信念。先辈们愿意倒在黑夜,是为了让孩子们能看见天亮,是相信后来者能看到今天。

「八百壮士」的不屈精神

管虎执导的《八佰》,牺牲的鲜血成为了从一盘散沙的社会中凝结出同仇敌忾的粘合剂。《八佰》不是一部有确定主人公和集中戏剧冲突的电影,影片围绕四行仓库之战塑造了数十位人物的群像。民族存亡之际,苏州河两岸的对比,既是中国抗战的缩影,也成了芸芸众生的一面镜子。那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映照着历史的屈辱和悲壮,折射着人性和民族性的斑驳。

革命历史的讲述能在当下引发共情,无疑离不开中国电影在工业水准、情节叙事、美学表达、市场策略、观众定位等维度的整体性进步。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市场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已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比如《功勋》《跨过鸭绿江》等电视剧也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网上热播的微电影《重逢》,就以观众喜爱的方言喜剧形式,用奶奶造成的误会搞笑,以笑写泪,讴歌了新一代戍边军人的奉献牺牲。

家国清明,致敬英雄。用承载着“家国缘”的电影去铭记牺牲,今天和历史、个人和家国的“缘”在画面中逐渐显影。又是清明,感恩在山河危难之时,总有英雄挺身而出;感恩悠久的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清明,也提示着我们,今天是历史的延续,让家国情怀的底色带领我们提振精神、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标签: 精神支柱 淫雨霏霏 的条件下 触景伤怀 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