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老农技”遇上“新课题”
蹲下身,用铲子铲起几棵麦苗,轻轻拭去根部的泥土,仔细观察后,丁前林做出了“诊断”:“麦苗属于壮苗,土壤墒情好,不用浇水。小麦拔节后,进行化学除草。”身旁的钱竹花频频点头。
春光正好,在轵城镇绮里村麦田,绿油油的麦苗充满了生机。济源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丁前林再次来到这里,给种粮户钱竹花现场支招。
踩着隆起的田埂,踏着晶莹的露珠,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年开春以来,丁前林和同事们就没闲过。去年小麦晚播,为了确保丰收,农技人员加强对苗情、墒情、虫情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技术指导意见。
“在济源,往年都是10月中旬结束麦播,去年受汛情影响,地里的水排不出去,10月下旬才开始播种,晚的甚至到11月初。”丁前林说,“老农技”遇上了“新课题”,小麦大面积晚播,种植户迷茫,他也是头一回遇到。
查资料、走大户、访专家、建数据库,凭着多年的经验和观察,丁前林和同事们很快拿出了“方案”。
来到梨林镇水运庄村试验田,正在查看苗情的种粮大户张立保,一把拽住了丁前林,说:“丁老师,快看看咱家的苗咋样?”
“不到两周,苗情大变样。”丁前林随手拔出两棵麦苗,仔细查看。“一、二、三,你这儿的苗弱,但不碍事,已经分出三个蘖,又长了新叶子,属于二类苗。”丁前林说,“趁着天气好抓紧中耕,喷叶面肥,让苗壮一些,再打除草剂。”
麦苗由弱转壮,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随行的高级农艺师孔素娟拿起一棵麦苗说:“你看,部分植株有患纹枯病的迹象,可以适当用药、合理施肥。”
“中,我抓紧管理。有你们农技人员全程保驾护航,我对今年丰收充满信心。”张立保笑容满面,底气十足。
据了解,今年济源小麦种植面积32.7万亩,播期整体推迟。为了让晚播麦田实现最大产出,春节过后,农技人员立即开展小麦苗情调查监测,并制作冬小麦苗情表、分布图,为广大农户发放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明白纸”和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挂图等资料,同时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地精准指导种植户开展中耕、追肥、除草等,做好技术引领。
“我们给种植户讲,先不要浇水,要保温保墒,中耕增肥,促苗快长。”站在一大片长势良好的麦田里,丁前林颇为欣慰地说,好在开春以来天气好、光照足、底墒好,晚播弱苗正在好转,整体苗情好于预期。
阳光下春风拂过,被精心管护的麦苗,像碧绿的毛毯,密密实实地铺在田野里,倔强生长。
“虽然晚了一周,但是济源的小麦已开始陆续返青。”丁前林充满信心地说,“悉心呵护麦田,做好科学管理,今年还是个丰收年!”
标签: ”遇上“新课题” “老农技”遇上“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