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助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来源: 铜川市人民政府 时间: 2021-12-24 11:07:37

曾经的铜川因煤而兴,是个“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而今的铜川山清水秀、天蓝地洁,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推窗见绿地、出门进公园,绿色已是铜川大地的主色调。

2018年以来,我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按照“治气降碳强服务守底线、增水净土护生态保红线”的思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目标任务和生态环境9项约束指标圆满完成。

今年,在由新华网举办的第七届绿色发展论坛上,铜川荣获“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高水的生态保护为铜川全面转型注入了绿色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成色。

坚持党政同责,高站位强化大保护

党委统揽、人大监督、政府主导、政协支持、纪监助力,我市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系列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明确了区县属地管理、部门行业监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职责,颁布实施了《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实行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社会关心环保、热爱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

坚持铁腕治霾,空气质量大提升

年来,我市围绕“四个结构”调整,突出“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狠抓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实施秋冬季大气区域联防联控和夏季臭氧百日攻坚,不断促进空气质量提升。严格限制“两高”项目,大力发展新型产业集群,狠抓传统产业补链强链,大力推动产能压减,压减水泥25万吨、电解铝16万吨、煤炭90万吨,整治“散乱污”企业130家;积极实施燃煤总量削减,拆改燃煤锅炉182台,散煤治理清洁能源替代12.69万户;实施柴油货车治理攻坚行动,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5915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年绿化面积15万亩以上。

2018年以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12月3日,全市优良天264天,位列关中七市区第二,PM2.5浓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7.1%,PM2.5浓度为关中七市区第一。

坚持系统治理,水环境质量大改善

紧紧围绕岔口断面水质提升目标,我市投资12.65亿元实施了“漆水河水环境治理项目”,完成南、北市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漆水河污水管网改造和新耀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工程,重点区域雨污混流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推进;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漆水河河道清淤整治,实行河道分段包抓机制和驻点监管机制,常态化巡查河道,集中整治排污口64个,清淤疏浚河道32公里,全面消除了城市黑臭水体,漆水河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并顺利通过国家示范验收;协调桃曲坡水库管理单位向沮河河道补充生态基流3100万立方米,拨付生态基流补偿资金800万元,有效提升了河道水生态功能;划定调整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4个、“千吨万人”及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54个,全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坚持源头管控,土壤环境大治理

2018年以来,岔口国考断面连续达到地表水Ⅴ类考核标准,2021年1-11月岔口断面水质提升至地表水Ⅲ类标准,优于“十四五”国考目标(Ⅴ类)2个类别,达到了地表水良好等级,今年前三季度水质同比改善38.81%,在全国339个地市中位居第二。

我市严格落实“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及新固废法,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联合调度会议、耕地占用税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换共享、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联动执法等机制制度;强化工业企业源头防治,督促6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落实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法定义务,规范化管理固危废产生及经营企业181家,严格企业固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管控和信息化追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9%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用量分别较2016年减少0.88%和15.17%,农膜回收率达82%以上;抓好生活污染源头防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村达328个。全市无受污染耕地,耕地全部为优先保护类,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

坚持自然修复,生态环境大变化

深入推进渭北“旱腰带”治理,我市按照生产矿山企业治理抓监管、促规范,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抓引导、出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实施资源枯竭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筹措社会资本实施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绿色矿山建设,恢复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面积3592亩、生产矿山恢复治理面积2805亩。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宝鉴山矿山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崔家沟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变难点为亮点,三道桥非煤矿山生态恢复重披绿装,秀房沟生态治理成为样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获国考优秀格次,宜君县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坚持示范带动,治理能力大提高

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区、关中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全国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市、全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铜川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构建环境监测、网格化监控、生态环境大数据、智慧环保监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铜川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大数据管理台”,实现了生态环境数据的汇聚与共享;“一市一策”团队精准指导,大数据台综合指挥调度,网格化监管“红旗模式”在全省推广;自动监测监控覆盖市区镇办并进一步拓展,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移动执法延伸了执法触角,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不断提高。

标签: 一市一策 精准指导 综合指挥 卫星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