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民政局聚焦民需办实事善作有为惠民生
今年以来,开封市民政局强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走心。
一、便捷服务惠民生,优化民政服务流程
落实“一证一网通办”,着力优化民政服务流程。一是织好智慧民政“一张网”。建设民政大数据库,联通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民政服务,构建应用管理标准化流程,有效对接国家、省平台,提高数据利用转化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政工作深度融合。二是推进民政业务“一证办”。简化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流程,对于申请人身份信息明确的,采取“个人声明+信息比对”的方式认定;因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身份不明的,采取“个人承诺+邻里佐证+村(社区)证实+乡镇(街道)查验+民政部门确认”的方式认定。统一高龄津贴、救助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资金发放途径,整合纳入“居民一卡通”发放。三是建立多部门配合巡查机制。充分发挥流浪乞讨领导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公安、城管的多部门配合,加大巡查力度,实现救助全覆盖,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救助”“应救尽救”。
二、善做有为解民忧,强化民政兜底效能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民政服务兜底效能。一是推进养老服务。全面实施“百千万幸福养老工程”,深入开展特殊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我市成功申报全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坚持项目带动,获批中央城企联动普惠项目1个、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4个。目前,全市养老机构204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38个,农村幸福院211个,养老床位20308张。二是实施“五个一批”。敬老院安置一批,累计投入7297万元对68所乡镇敬老院全面实施改造。爱心院集中供养一批,投入1993.2万元,建成爱心院56所。县、乡卫生院医养结合照护一批,组织有条件的县、乡卫生院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提供住院、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社会养老机构承接入住一批,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养老机构承接供养特困人员。依法治理不孝行为监护人协议赡养一批,由乡镇政府、村两委、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近亲属(监护人)签订四方委托照料服务协议,由监护人赡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三是提高救助标准。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月人均570元、355元提高到590元、377元。城乡低保财政补助水平分别由月人均286元、178元提高到295元、188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8892元、5544元提高到9204元、5892元,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380.43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3.73万人。
三、以人为本暖民心,增强民政治理水平
学史立行,实干为民。一是建强组织固根基。通过“六个先行”强基础、“五个一批”选好人、“五大保障”保质量、“五项举措”有后劲的“六五五五”工作法高质量完成换届选举,村(社区)“两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35岁以下干部和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100%,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发展根基。二是专项行动维民利。加强部门联动和联合执法,认真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先后依法处理非法社会组织16家,其中取缔4家、劝散3家、规范3家、摘牌4家、移交2家。三是婚俗改革倡新风。在全市117个乡镇(街道)、1979个村(居)委会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规范婚丧事宜办理标准。四是慈善济困助民生。开展“善行开封”大病救助、“善行开封”困境儿童救助等慈善公益项目,引导慈善资源助力基本民生保障。救助大病患者500余名,资助困难学生2400多名,882名,发放慰问品、救助资金近661.15万元,拨付防汛救灾捐赠资金、物资折合价值约3亿元。
四、“四化”服务顺民意,提升民政保障能力
高标准建成智慧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信息核对和儿童关爱平台,“四化”并举增强民政治理水平。一是基础服务“便捷化”。大力推行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购等“五助”服务,老年人及家属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手机APP等,进行可视化“点餐式”服务选取,实现养老服务的高效便捷精准。二是个性服务“精细化”。针对80岁以上老年人特殊困难和实际情况,出台亲属代办、社区工作人员代办、上门服务等便捷服务举措。联合15个局委出台《开封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细化核对内容,优化核对流程。三是服务资源“可视化”。研发了开封市养老服务资源地图,将全市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示,实现“指尖”上的智慧养老服务。运用儿童之家平台,建立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社区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四是督查监管“实时化”。将实时监控、智慧用电、消防报警、食品安全、视频交互会议等接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录入老年人基本信息80余万条、养老机构数据700余家,签订服务商2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