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之地播撒片片绿意 至2035年上海将年均新增100座以上公园
从规划公布伊始就广受关注的“双子山”,是世博文化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上海市民翘首以盼。
今年底,被誉为上海最大“中央公园”的世博文化公园的北区将率先与市民见面,许多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有些难以置信:这片位于浦东滨江地区近2平方公里的“黄金岸线”竟然用来建造公园了。
据预估,这样的大手笔将放弃上千亿元的商业收益,而上海仍毅然守护这片土地的绿色属性,把它打造成向纽约中央公园等高标准看齐的开放式大绿地,向老百姓开放。
在寸土寸金里见缝插针
2000座,这是到2035年上海公园的数量。截至2020年底,上海的公园数量是406座,这意味着1500多座公园将在近15年里诞生,年均新增100座以上,对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是一项挑战。
“见缝插针”,是破解空间有限这道现实难题的良策。
“未来新增的公园中,相当一部分是小体量的‘精品’。”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表示,上海聚焦中心城区公园布局盲点问题,将主要结合滨水绿化、街头绿地、单位绿化开放共享等多种方式,建设一大批口袋公园(街心花园)。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近5年内,上海将建成约200座乡村小微公园,还将改建50座左右的开放式休闲林地公园。
除了“见缝插针”,盘活的低效空间,也能为居民创造幸福。
长宁区苏州河中环桥下,3.5公顷的空间,原本人气不足。经过一番改造,变身成为“动物”出没的网红打卡点。这里以三种动物形象为主题,配置了运动场、滨河座椅等元素,既可远眺苏州河景,也能感受运动的活力。
来自上海市道运局的数据,全市公路桥、高架桥、城市桥梁等下方的桥洞多达3.2万个。这些空间因立柱隔断显得支离破碎,加之光线不佳、潮湿等因素,属于被忽略的城市“边角料”,要么被闲置,要么被用作“老三样”——功能单一的绿地、停车场、道班房。
在上海探索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的背景下,桥下空间的功能复合化将成为趋势。
绣花功夫绣出精致动人
民生无小事,以细心、耐心、巧心下好绣花功夫,才能让人处处感受到动人的城市表情、精致的生活体验。
今年3月,仙霞路700弄虹仙小区内闲置十余年的防空洞终于“破茧成蝶”,占地11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被分隔成通道走廊和36个功能间。
不同房间根据未来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同时凸显空间的活泼感。黄色房间是公共空间,包括阅览室、闲人客厅、社区展厅等;红色房间是分时段共享空间,包括活动室、录音室、自习室等;蓝色房间是对外出租的工作室,可以开设手工课堂、健身舞蹈教室、心理咨询室、维修点、家政中介点等。
改造后,这处空间有了新的名字——“闲下来合作社”,取自“仙霞”谐音,也有居民闲下来到此打发时间的寓意。如今,已成为亲子家庭、“斜杠青年”、初老群体的共享客厅,还吸引了上海乃至外地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慕名而来,单日最多有超过1000人来此参观。
城市更新常面临这样的困境,空间好看但人气寥寥。让空间供给和需求适配,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项目经理张欢说,项目设计之初,开展了50多场活动,深度接触居民,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后,逐渐有了“打造36个功能间,至少能满足36种不同需求”的想法,从而“榨干”宝贵空间的潜能。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大多数口袋公园的面积不大,每一位使用者都向往着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这倒逼规划设计和建设者要“螺蛳壳里做道场”。
通州路上的童梦园就是一例,才1000平方米出头,却因为毗邻居住区、幼儿园、商业广场,要兼顾多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在这座口袋公园,所有设施都力求有多重功能。比如,在塑胶步道上喷涂含有英文字母的方格,让孩子能玩“跳房子”;灌木和小广场之间的隔离栏,嵌入了卡通动物头像、黑板和哈哈镜,老少皆宜;金属廊架安装了照明灯,白天则是爬藤植物覆盖的“遮阳伞”;花坛故意降低高度,边缘做成高低错落的流水形,让大人和小孩舒适地“对号入座”。
正因为承载了居民太多的期盼,而空间也的确有限,要设计一座让大家都能享受的口袋公园,就必须让尽可能多的元素有多重功能。
在改建后的徐汇区乐山绿地,一座喷泉背后的巧思让乐山六七村的居民方贵华竖起了大拇指。
平时让孩子穿行嬉戏的动感喷泉关闭后,一个以抽象的“乐”字为中心的小型广场便显露出来。有活动就关喷泉,没活动就开喷泉,一个空间兼顾两种功能。而喷泉广场周边的白色石墩更是“一石三鸟”:一是作为喷泉与绿化间的隔离带,二是可以当作“马扎”的斜坡,三是内嵌的灯可以用作夜间照明。
方贵华说,从小到老,自己身边终于有一处可以舒服散步的绿地了,而且似乎每位居民都能各取所需,“一看就知道下了功夫,老百姓给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