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不为“特色”而“特色” 看金山区这所学校如何以“生态科技教育”撬动普通高中教育变革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时间: 2021-11-26 20:11:32

对于一所高中而言,“特色”决定了学校将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然而,在发展“特色”的道路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真的形成了吗?

11月25日上午,由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举办的“教学有道·师心传承——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海师大二附中“师道·学生·学校”主题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师道永恒·师爱无疆”和“特色引领发展”两大篇章,来自金山区政府、上海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就“特色如何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生态科技教育如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立足资源,点亮“生态科技”特色之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愈来越贫乏的自然资源和愈来愈频发的自然灾害,都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也在这个时候逐渐进入学校教育的视野内。

位于上海西南角的上海师大二附中,地处河流湖泊密布、自然生态类型多样、生物种群丰富的金山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同时,高速发展的化工业也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生态问题。基于一个个真实问题,学校将“生态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定位,倾力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据二附中校长蔡文介绍,学校于2015年成为首批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学校,然而“2015”并不是学校“生态科技教育”的起点。从1985年至今,学校内涵特色发展的探索之路从“特色萌芽”到“深度融合”,已经演变发展到了第五个阶段。

那么,在这一进阶的过程中,学校是如何搭建育人体系的?“特色”背后指向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蔡校长分享到,学校以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素养培育为旨归,通过探索“问题引领”教学特色,打造生态智慧课堂,以问题为导引开展融合式教育教学,同时推动跨学科、项目化的课程发展。从而建构起以自然生态圈、特色课程模块、特色教学模式、特色教师发展、学生社团活动、学校生态管理互联互通、循环优化为特征的新型育人体系。通过生态知识的主动建构、生态活动的积极参与、生态实践的深度体验、生态课题的合作探究,以“生态科技”特色为支点,撬动育人方式的转变,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学校办学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在三年的“生态浸润”中,上海师大二附中将独特的生态科技文化基因烙印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深处,引导每一位学生具有生态的眼光、生态的思维方式与生态的行为方式,养成亲近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之识、之志。

由此可见,对于二附中来说,走“生态科技教育”的特色之路并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它是依托于学校周边环境资源、植根于学校办学传统下的一种“自然而然”,更是立足于当前可持续发展背景,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促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空间赋能,打造“没有围墙”的“生态学习空间”

由“课堂”和“书本”延展到“非正式”和“在地化”,以“多场地、项目式、行动化”为特点,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注重从主体性的视野出发,探索“无边界”的生态科技教育。

而这样的发展路径,势必需要一个足够开放、多样、包容的“生态空间”来提供支撑。

据悉,建校之初,学校在上海师范大学帮助下开始建设标本室,组建了“生命的起源”、“海洋滩涂甲壳类动物标本制作”等兴趣小组,从此点亮了“生态科技教育”的星星之火。经过多年的迭代更新,这个“标本室”已经变成了更加数字化、多样化的“博物学习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博物学习空间”也在当天的会议上举行了3.0版的开放仪式。

“博物学习空间”仅仅只是学校“生态科技”空间创设的一小部分,据蔡校长分享,多年来学校致力于优化生态学习空间,着力建设绿色、协调、共生的校园立体学习环境,打造与自然多感官(视觉、听觉、味觉等)全息关联、回归自然的生态科技实践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知识学习和技能转化的重要空间及资源环境。

同时,学习空间中有机融入“新能源可视化利用”、“环境要素数字化呈现”、“低探节约体验式感知”、“前沿技术可触式互动”等元素,建设了光伏桥、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校园数字气象站、公共安全预警平台,提升学生浸润式学习的开放式校园生态场域,成为生态特色课程实施和生态科技探究的重要载体。

而这,也是后续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地“一站式”学习活动向外拓展的重要基础。

多方聚力,助力“多元育人”模式构建

毋庸置疑的是,在特色之路的前行探索中,上海师大二附中得到了来自于高校、社区、科研机构、企业多方的支持。

金山区区政府党组成员曹婕表示,金山区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级,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就包括将支持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市特色普通高中列入重点聚焦的公共服务项目。曹婕还提出,希望上海师大二附中在接下来的发展建设中进一步传承“二附中精神”,深入做好‘特色内涵’和‘融合育人’两篇文章;希望教育系统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打造更加健全、完善和充满活力的育人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希望各相关合作单位能一如继往对金山区教育事业提供支持和保障,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学校高举‘五育并举’的旗帜,紧抓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博物馆教学,打下了扎扎实实的特色创建工作基础。”在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看来,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未来,对接上海市及金山区发展战略需要,学校可以在培养内容中加入“都市农业”相关内容,让青年学子早日接触“绿色产品”相关知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赋能。林书记还表示,在这过程中,上海师范大学也会不断发力,助力二附中特色创建之路持续发展、提升。

在当天会议上,学校还举行了“发展咨询专家组”的聘任仪式,以期在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高峻、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仲南、自然博物馆专家展教处刘楠等专家的指引下,通过资源融通,跨界整合,进一步指向学生“生态科技素养”的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现场还进行了“高新老师”的雕塑揭幕仪式。据了解,高新老师终其一生在教师的岗位上挥洒汗水,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呵护“幼苗”健康成长,诠释了什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中青年教师代表的许得声在发言中表态,高新老师虽已远去,但她“师者之心与仁者之爱”的精神却长留在二附中师生的心里,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和传承。

据悉,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金山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曹婕,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顾宏伟,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郑瑛,金山区石化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咏梅,上海师范大学校办主任史佳华、基教处处长王健、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仲南、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高峻,以及合作单位的相关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关键词: 金山区 特色 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