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复旦科创中心揭牌启用复旦赵东元院士领衔项目入驻
本报讯 (记者 张宝珍) 在全速冲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宝山区,校区、园区、街区、社区融合发展的科创新生态又迎来一个重要载体。11月24日,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启用暨首批重大创新项目入驻仪式在吴淞创新城举行,标志着宝山区、复旦大学、宝武集团三方合作迈入崭新阶段。首批入驻的8个复旦大学重大创新项目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赵东元领衔的功能介孔材料研发项目。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在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宝山区勇担国家战略使命,集聚科创要素,加快转型发展,奋力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功能介孔材料研发项目的落地,正式宣告其成功摆脱了科研成果长期面临的“沉睡之困”。今年以来,宝山区全力打好“大学牌”“企业牌”,不断开辟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持续缩短创新链路,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对新技术的新需求,为“北转型”注入新动能。宝山复旦科创中心首批入驻8个项目:一是赵东元院士领衔的功能介孔材料产业化项目,应用潜力巨大;二是周树学、武利民教授领衔的高性能涂层材料产业化项目,推动国内外涂料行业的技术进步;三是彭慧胜教授领衔的智能纤维材料与器件产业化项目,解决多个交叉新型领域面临的瓶颈难题;四是杨晓峰教授领衔的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助推高端半导体装备的国产化;五是张清纯教授领衔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实现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创新;六是姜育刚教授领衔的智能工业视觉关键技术及应用产业化项目,用于智能缺陷检测;七是郑立荣教授领衔的智能楼宇通信系统多个产业化项目,在多个相关领域均取得产业化突破;八是徐敏教授领衔的低照度成像模组和红外双胶合透镜产业化项目,为企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等提供支撑。
新启用的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将依托复旦大学优势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聚焦化工材料、信息电子、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帮助对接科研成果、市场需求。特别是,以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服务“催化”成果转化链路。从科创一卡通、科创服务热线、宝山7×24H科创会客厅等,让各类科创资源一眼可见、一键可享、一站可达。
目前,宝山区环上大科技园,旗下4个基地已初步形成全链条创新孵化功能,其辐射范围绝不仅限于园区,更是向全市、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更大范围拓展。同时,环上大科技园还与北大、华中科大、二工大等一批高能级大学科技园形成联盟,互促互进,做厚区域科创浓度。
宝武集团正整体推进十大项目建设,涉及投资额近200亿元。新能源关键材料等一批功能型平台相继建成,带动了8英寸石墨烯单晶晶圆研制成功、高温超导电缆产业化项目投产等。对标海外优秀科创生态的打造,进一步解锁大学、企业、地方的组合发展模式。“走进一幢楼宇,既有创业团队,也有办公空间,甚至还有高校社团”,这样的创新复合业态未来将成为宝山区的科创标签。
宝山区委书记陈杰指出,未来五年要坚定不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把宝山的“小齿轮”挂上国家战略“大齿轮”,瞄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全区域协同、全要素配置、全链条融合、全方位保障,努力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转型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