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上海11人当选两院院士 平均年龄57岁

来源: 新闻晨报 时间: 2021-11-19 06:30:56

昨天,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上海有11人当选两院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位。

上海5位新晋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6.6岁,其中年龄最小的李劲松今年刚满50岁。他们是: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俞飚、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贾金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李杰。

上海6位新晋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8岁,其中年龄最小的是53岁的吴明红,她也是在沪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为民、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上海大学副校长吴明红、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贾伟平。

[院士风采]

李骏:回国回校任教是最好的选择

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李骏昨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骏的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的代数几何,他是国际知名的模空间理论研究专家。

回国是非常自然的决定

在李骏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幅现代画,“现代画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东西,它就像数学,你看不懂,但就是有意思,学问就在里面。”李骏被它强烈的色彩吸引到:“它带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尽管它只是一个不知名的习作。”

很小,李骏就展现出对数学的热情。1978年在首届全国八省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中,李骏获得了第一名。颁奖典礼上,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为他颁奖。后来,在苏步青先生的感召和小伙伴的影响下,李骏进入复旦大学数训班,踏了上数学之路。“在复旦,我拥有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1982年,李骏在复旦数学系本科毕业,他考取了复旦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李骏遇到了谷超豪先生和其导师胡和生先生。他们在李骏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后来又把他推荐给了丘成桐先生,并特批李骏提前毕业,前往美国攻读博士。1989年,在丘成桐先生的指导下李骏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李骏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了三年的博士后。随后,他加入到斯坦福大学。1998年,李骏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

2019年,已是美国斯坦福终身教授的李骏回到复旦大学任教。谈到回国回校,李骏说:“对我而言,回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决定。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回来,我也一直觉得我会回来。”身在国外,仍心系上海数学中心发展的他,在2019年做出重要决定——回母校,到上海数学中心工作。

“数学研究做到一定的时候,总是要回馈社会的,培养后代是我的责任和任务。因此,对我来说,回国回校任教,是最好的选择。”李骏希望,能够通过数学回馈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一直奔走在教学第一线

数学,常常研究的是全新方向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迸发出灵感,就需要等待。李骏曾耗时三年,获得关于模空间退化的研究工作新成果。回忆起灵感迸发时,李骏说:“第一年我觉得我能够做,但总觉得不对,没有找到新的突破。一年之后,某一天我坐在办公室,看着我的书桌桌腿,突然想到了什么,习惯用大脑构思的我,坐在书桌前想了两个小时,把这个问题在大脑中演绎了出来。最后,花了两年时间落实了大脑中的构想。”

灵感从何而来?“‘算例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是我想跟学生灌输的一个理念。”李骏说,“数学这座大厦太美了,就会觉得越高大越壮观就越好。但问题是,做自己的研究,创造性是最重要的。而创造时:没有大厦,要在平地、在荒漠上创造一个东西,你搬来一个大厦的话是没人理你的。这就需要你去找灵感,灵感哪里来?你只能通过计算这些具体的例子,把灵感招引过来,得到一些启发,发现一些规律。”李骏坦言,做好数学,“常常要先‘死’过去,再‘活’过来。过程或许很痛苦,但有了新的突破之后,从中获得的幸福是是极致的”。

2019年,李骏回到复旦大学,担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并任上海数学中心主任、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回国后,李骏一直奔走在教学第一线,坚持给大一新生上课。这个学期,每个星期一和星期三,研究基础数学的他,都会出现在本科生一年级的高等代数课上。“到退休前每年我都会去教本科一年级。”李骏说:“我现在最喜欢做的,就是和年轻人在一起,那是最幸福的事情。”

朱合华:与数字化结缘40多年

2021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当选。朱合华,长期从事岩体强度理论及地下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地下空间防灾安全和智慧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研究的学者之一,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信息集成方法的国际开拓者之一”。

课题、成果与工程形影不离

“年少时,我误打误撞地与数字化开始结缘。”朱合华介绍,1979年他考入重庆大学化学矿开采专业。那时的计算机技术相较于现在,就是石器时代,他学了一点计算机编程语言的粗浅知识。1983年9月成为重大硕士研究生后,才真正与计算机应用打交道,学习计算数学、有限元编程等。1986年9月,朱合华考入同济,师从孙钧、杨林德两位恩师攻读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博士,论文题目为“隧道掘进面时空效应研究——边界元法若干理论与工程应用”。从此,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就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伙伴”,后来渐渐演化为数字化研究方向,并坚持下来。

上世纪90年代末,朱合华撰写了《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地层——岩土工程发展新思维》一文,从此打开地下空间与工程数字化研究的大门。1999年,朱合华牵头的“城市三维地层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获批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朱合华说,这一工作有力地助推了2004年上海先后启动的29个重大科技专项之—: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和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联合资助的三维地质调查项目。

从此,地下空间与工程数字化成为朱合华团队的鲜明特色。从一开始研究数字地层、数字地下空间,到后来研究数字化工程,一步一个脚印,课题从工程中来,成果到工程中去。团队的研究领域遍布数字地下空间、数字化工程两大园地,数字地下空间研究的足迹遍布上海世博地下空间、常州地下空间、延安新城地下基础设施等,数字化工程的研究遍布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淮南望峰岗煤矿、上海长江隧道、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和电力隧道、上海地铁一号线结构维护、上海中心深基坑、内蒙古林场公路隧道等。

首创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中国工程界耳熟能详的新工具。朱合华常常自问:为什么不能提出我们自己的理念和平台?为此,朱合华团队经过长期思考和一年多的充分讨论,创建了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in frastructu re Sm art Service System,2013),即基础设施全寿命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分析的一体化智慧决策服务系统。iS3系统是从广义工程应用场景出发,以信息流为主线,采用面向服务的组件式框架和微服务技术架构的系统平台,集先进性、开放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是国际上第一个开源的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目前的应用状况良好,前景十分广阔。”朱合华说。

朱合华提出开展岩体隧道动态设计的远程诊断分析,即将iS3平台作为数字底座,实现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岩体隧道支护的三维动态设计技术。三维动态设计技术成功应用于四川峨汉大峡谷隧道(最大埋深1940米,世界最深的公路隧道)施工中,仅用10分钟完成了现场三维远程实时动态支护设计,这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是隧道动态设计的重大技术突破。

朱合华说,iS3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和推广应用永远在路上。他率领团队在地下数字化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正在开展交通地下工程的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以及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智慧化管控等相关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


关键词: 上海 11人 当选 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