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治水先锋邹启贤:创新治水模式 助打造“绿水青山”
中新网深圳11月8日电 题:深圳治水先锋邹启贤:创新治水模式 助打造“绿水青山”
作者 郑小红 朱族英
在深圳,昔日“掩鼻而走、背水而居、闭窗而眠”的深圳河,现在其水质不仅达标,也已成为具备景观水体功能的深圳城市滨海空间,在通往休闲观光之地蜕变的路上……
首创管理提标方式改扩建水质净化厂,完成深圳滨河厂、西丽厂水质提标;助力打造深圳首个双层全地下5G水质净化厂等治污保洁项目……在一系列排水生产运营保障、治污保洁、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担任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的邹启贤和他的团队,20年如一日奋战在城市供排水事业第一线,创新建立及践行厂网河全要素治理模式,成为新时代城市民生基础设施管理事业中涌现出的先锋模范。
回忆起20年来与水共融共生,邹启贤近日接受采访,讲述他与深圳治水的故事。他见证深圳河从脏乱臭到水质变优、从各要素各自为战的状态,到如今全要素治理模式的经验成功复制应用到茅洲河流域、中山小隐涌流域治理项目中……
2018年7月份的时候,深圳河口的氨氮仍在3.5mg/L以上,比国家考核标准2mg/L的要求高了50%以上,处于水质未达标的状态;当时污水厂的处理规模每天234万吨,排水管网有4300多公里,排水设施相对完善,为什么污水厂建了,出水标准提高了,管网完善了,但河水不清,仍不达标?
带着这个疑惑与难题,邹启贤和团队在对深圳河流域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厂网河建设目标不一致、各要素系统性不统一、管理主体多元化是问题所在。
邹启贤说:“我们系统收集了深圳河的各类水文和潮位信息,基本掌握了深圳河流域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和环境容量,进而梳理出河口达标总目标与各要素(污水厂、管网、泵站、闸坝)的拓扑关系,绘制出深圳河厂网河闸全要素图,重新定义各要素的功能作用,明确各要素运行液位、处理量、水质、闸门状态等控制目标,制定全流域整体调度方案。”
据介绍,首创绘制深圳河厂网河闸全要素图的创新性做法,是在现有多个行政区划、设施管理主体的情况下,统筹各要素运行调度职能,达到流域治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目标,助力深圳河流提高河道水质。
在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调度指挥中心,这里借助监控系统、分析系统、调度系统打造“监测-预警-工单”的闭环管理链条,对深圳河流域各要素进行监测、分析、调度。邹启贤介绍,以布吉厂为例,该厂每天要处理污水20万吨,出水水质要达到准四类,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指标,调度中心会联系布吉厂,发出工单。
在设施挖潜增效,构建弹性污水厂方面,邹启贤与团队首创的管理提标方式不仅提升了设施出水水质和峰值处理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设施升级改造的成本。
在深圳市滨河水质净化厂现场,一个个水池内正在净化生活污水,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处理过程后,能够实现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水变清澈干净后,将被重新排放回归河道。
污水厂是排水系统的兜底保障,邹启贤和团队结合20年来在污水厂运营管理的经验,首创管理提标方式改扩建水质净化厂,如滨河厂、南山厂、福田厂等拓能每天35万吨,不仅打通了瓶颈,还累计为深圳治水节约数亿元人民币提标改造费用。
在邹启贤眼中,作为一名党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办好事办实事,追求卓越,同时也要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与桥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他与团队密切“跟踪”深圳各大医院发热门诊、疫情小区排出来的污水,绘制了疫情医院及小区排水路径图,掌握可能携带病毒污水的流经区域,确保污水不外溢、不入库、不入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邹启贤称,吸引人才、注重团队建设也是水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务集团,这里涌现出许多人才,如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劳模等,团队还获得今年深圳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在改善水环境,保障供水安全方面,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做好本职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