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清风夜谈 | 靶向监督解决民生痛点

来源: 北京日报 时间: 2021-11-01 00:15:43

“2021年1至8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9.7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3.9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万人。”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集中发布今年以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工作成果。这既是对重点工作的阶段性梳理和信息发布,也充分彰显了以有力有效监督持续推动解决民生痛点问题的坚决态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来自群众,为群众解决切肤之痛,是性质宗旨使然。任由“苍蝇”在群众身边“嗡嗡叫”,不仅群众烦心、党群干群关系受损,也是在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不断向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延伸,一大批“蝇贪”“蛀虫”“恶霸”被查处,老百姓拍手称快。持续将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疑是群众的热切期盼。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实践中,找准民生痛点小切口做文章,也是推动政策落实、净化优化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的有效做法。今年以来,各地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突出的领域入手,分级分类开展集中整治,1至8月,查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1.2万个,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7.9万个,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6057个。这些有力举措既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也搬开了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整治了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打掉了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经验表明,小切口能解决大问题,盯住群众的痛点难点关切点,经常用监督“放大镜”照一照,一些作风顽疾、行业乱象往往就会现出原形。

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从问题特征看,损害群众利益现象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往往相互交织。一些涉农惠民资金被巧取豪夺,查下去经常会有监管失职、工作应付问题;生态环保、执法司法、涉黑涉恶等领域履职不力问题,掀开盖子一看,往往有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甚至权钱交易行为。从案发原因看,这些问题既有相关人员群众立场不稳、贪欲膨胀、政绩观扭曲等因素,也与相关领导干部责任不到位、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不好等有关。要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既要“顺藤摸瓜”,对问题线索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一并深挖,该问责的问责,该查处的查处,该通报的通报;也要由点及面,把查办案件与纠风治乱相结合,选取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还要由表及里,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健全完善制度,堵塞监管漏洞;更要一以贯之,既注重解决新发生的问题,也要防止老问题反弹反复、变换花样。

织密基层监督网络,看住管好群众身边的“小微权力”。一方面,要畅通“信、访、网、电”等举报渠道,让群众参与监督,对群众诉求多一些换位思考,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要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多到基层一线察访,既要“身入”、更要“心到”,从群众的眉头间、话里头发现问题苗头。另一方面,要用好信息化手段,创新推动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向民生“奶酪”乱伸手。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从根本上讲考验的是群众感情深不深、群众观点牢不牢。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办,不断化解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

关键词: 清风 夜谈 监督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