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如何看待“无业博士偷菜”不予起诉?
近日, “无业博士”偷菜的新闻被网友关注。重庆市北碚区检察机关认为,刘某在20天内5次盗窃蔬菜,既非生活所迫也非偶然作案,且有违法犯罪前科,其行为构成盗窃罪,考虑到其归案后认罪认罚,知错悔罪,积极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10月28日《法治日报》)
高学历群体作为知识精英,并非违法犯罪的绝缘体。一方面,他们会成为受害者,遭遇网络诈骗等不法侵害;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成为施害者,给别人带来生命、财产损失和伤害。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无业博士偷菜”因为身份标签和角色扮演的反差,受到众人的围观;看点有两个,一是博士为何要偷菜,二是博士盗窃不予起诉是否公正。
欲望会不断膨胀,失范行为会不断累加、不断升级。“无业博士偷菜”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此前也有盗窃经验,或者类似观念。没有失业和失业后不久,刘某曾因盗窃分别被法律惩戒过一次,他却并没有痛改前非。明明买得起商品房,手里也有20多万存款,为何要多次到菜摊偷盗价值共计人民币46.5元的蔬菜?看到别人偷过土豆,想着这些东西不值钱,就有了顺手牵羊的想法;“破窗效应”下的失范感染,以恶小而为之的投机和侥幸心灵,驱使这位博士“乱伸手”的并非经济压力,而是畸形的心理和扭曲的精神诉求。
人的心理错综复杂,精神家园形形色色。不论是由于生活过于平凡而寻求新奇、刺激,还是借此来化解生活压力,抑或对早年经验的重复和再现,当欲望成为脱缰野马,当自律自制成为空话,少数人就会失控越轨……博士群体只是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并不意味他们在其他领域同样出色。如果只注重知识学习却忽视精神家园建设,精神荒芜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在 “无业博士”看来不值什么钱的土豆,关乎菜贩的生计;商品被盗给菜贩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损失,更是精神痛苦。对“无业博士偷菜”免于起诉,并不是因为博士的身份光环而享受特殊待遇,而是根据其归案后的表现。哪怕没有学历光环,刘某也同样会被免于起诉。
法国社会学家福柯认为,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治理从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让柔和、间接的教化模式过渡。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全社会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能力的手段。 “无业博士偷菜”免于起诉,不是对失范行为的漠视和纵容,而是体现了张弛有度、宽严相济的法治理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容易。哪怕遭遇肄业、失业和生活不顺,也不能自暴自弃;哪怕生活缺乏波澜,也不能以剑走偏锋的方式来寻求新奇刺激;哪怕命运或许不公,也不能因一时的不忿就走上了岔路。在知识考场交出高分答卷的博士,在其他考场也可能考出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