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小企业标准化(国际)大会启幕:标准助力可持续
中新网义乌10月21日电(记者 胡亦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中国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浙江省积极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率先在“双碳”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标准化探索。
10月21日,以“绿色数字可持续——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小企业标准化(国际)大会暨2021年世界标准日浙江主题活动在浙江义乌举行。会上,浙江发布了以“双碳”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领域标准化试点成果、《“对标达标”提升行动蓝皮书2018-2020》和标准城市建设助力可持续发展案例。
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标准化试点探索
浙江是标准化战略的发源地和实践地,近年来,浙江积极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标准化项目建设,覆盖了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等领域。
2019年8月,《义乌标准城市建设规划(2019-2025年)》发布,义乌将标准作为一种城市治理工具,全面、持续、系统地融入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之中。
会上,义乌公布了阶段性成果:首创“标准城市”模型理论,在全国30个城市推广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标准,建设“产政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标准小镇,开展“标准小微企业园”建设,建成浙江省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构建10大领域“一件事”标准化应用场景,首创地方标准创新招投标监管模式……
在浙江,如义乌一样探索标准助力可持续性发展的地区并不少见,且不同试点各有特色。
如由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承担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标准化试点中,该地区持续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涵盖标准共计677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20年7月,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入选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成为全国4个试点之一。
衢州市衢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始终坚持“标准强区”战略,全区域、全要素、全链条实施标准化建设。在具体探索实践中,重点围绕营商环境、数字政府、乡村新社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大领域,参与了与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两项国家标准制定,扎实推进衢江区城乡融合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浙江省以标准化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涵盖生态文明、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绿色标准体系,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提升,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增添绿色底色。
标准助力行业提升
据介绍,活动现场发布的《“对标达标”提升行动蓝皮书2018-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旨在建立全球标准协同对标模式,直接对标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实现企业执行标准的提档升级,将对标达标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据悉,《蓝皮书》构建了包含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业态(产品门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方机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四大体系。三年来,共有184个参与城市,1500余个业态(产品门类),3万余家企业在城市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供了大量对标达标数据。
截至10月19日,浙江参与对标达标行动的企业有19148家,自我声明公开对标结果的企业共23352家,累计发布对标方案955个。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围绕“标准化助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分享观点。他表示,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背景下,绿色制造标准化发展已是必然之势,企业应理清“双碳”标准化体系建设思路,积极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动标准水平提升,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升级。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孙东伟围绕“标准数字化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展开主旨演讲。他表示,标准通过数字化改革持续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全领域、全流程建设,基于标准数据中心,运用数字化改革理念和手段,能形成各类场景并以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以多跨协同各个场景为抓手,切实为城市治理、共同富裕建设工作赋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