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普陀人的“夜生活”又添新活动!
9月6日晚上7点,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普陀分校2021秋季班课程正式开课,不少市民从各处赶到普陀区文化馆,满怀期待地参与艺术夜校,从中学习新技能、认识新朋友。这一夜校形式“叫好又叫座”,既满足了市民的艺术文化学习需求,也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市民夜校现场
今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向全市拓展,设立了多个分校及教学点,普陀区文化馆就是新增的分校之一。
本次秋季班,区文化馆以“乐享生活”为主题,面向全市18-55周岁中青年人群,开设了麦秆画、皮具制作和瑜伽三门艺术课程,每班20个名额,共12次课。区文化馆副馆长钟经纬介绍,“秋季班课程都具有普陀传统文化特色,其中,麦秆课程是非遗文化体验课程,我们希望能让更多市民了解非遗文化,使传统手工‘活’起来、‘走’出去,增强普陀非遗文化传播力、感染力。”
开课当晚,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市民艺术夜校总校区负责人吴鹏宏莅临区文化馆实地指导,察看场馆的开班情况。他坦言,“市民夜校普陀分校依托属地化的教学场地开设课程,既有总校的热门课程,也有分校特色的非遗项目,课程内容动静结合,带给市民非常好的艺术体验。”
事实上,在此前夜校秋季班的网上报名阶段,普陀区的三门课程报名开启仅仅几分钟,名额就被“秒杀”完了,热门程度可见一斑。
普陀非遗项目麦秆画课程
“在报名前我就很关注麦秆画这个课程,很开心能抢到,真是太幸运了!”学员张怡是一名外企白领,在浦东新区工作的她,一下班就匆匆赶来上课,“我很喜欢手工艺,曾经学过刺绣、漆器制作,麦秆画是第一次接触,没想到麦秆画可以这么精细,我也很期待自己能通过12节课做出精美的成品。”
麦秆画课程无疑是“慢工”出“细活”的一门艺术。为了守护传统技艺,麦秆画传承人姚懿佳老师早早地来到课堂备课,她希望通过市民夜校让非遗走进百姓,同时挖掘一批优秀苗子,传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麦秆画步骤复杂,一般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这次课程会由简单到深入,学员刚开始将通过2课时完成小幅作品,之后加深难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最终呈现一幅完整作品。”在毗邻教室的展示区,普陀区文化馆特地推出了姚懿佳的师生作品展,凸显麦秆画作品的魅力。
瑜伽课堂
一旁的瑜伽课堂内,学员们则跟随着老师学习调整呼吸、肩颈拉伸等体式。学员郑苏鑫是市民夜校的忠实粉丝,上半年她就已报名了美妆课,这次又毫不犹豫地报名抢到了瑜伽课,她说,“我去年生完宝宝,今年刚回归工作,瑜伽课对我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既能帮我恢复体型,也可以增强体质,每周下班我抽出一点时间来放松一下,对于回归工作、回归家庭,也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皮具制作课程
皮具制作历来是市民艺术夜校的热门课程,此次课程开到普陀区,得到了许多学员的追捧。“想到自己能做出一个美丽的包包,觉得心里美滋滋的,特别有满足感!”“我喜欢手工制作,希望能给家人送上我自己制作的皮具作为礼物,这也更有意义。”指导老师徐静伟介绍,皮具制作主要是锻炼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对每一件手工皮具的选材、设计、开料、拼接、缝合、调整到最后成型,学员可以感受匠心技艺,也能将心中的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
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契合,这正是市民艺术夜校拥有独特魅力的原因所在,它让更多市民走进了文化场馆,也提升了普陀的文化软实力。钟经纬表示,“今年市民夜校的课程效果非常好,今后,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提供更加丰富精彩的课程,期待更多市民在下班之后来到普陀文化馆加入艺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