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营收百亿亏损28亿,商汤拟港股上市
在上市传闻流传许久后,8月27日晚,商汤科技在港交所披露了申请版本招股书,成为继云从、旷视、依图后“AI四小龙”中最后一个踏上IPO历程的公司,正式加入冲击“AI第一股”的队伍。
商汤科技业务主要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其在招股书中称,根据沙利文的报告,以2020年收入计算,商汤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及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公司,去年在国内市场份额为11%。
公开信息显示,商汤2014年成立于中国香港,创始团队来源于2001年创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包括深度学习视觉领域应用的先驱——教授汤晓鸥及实验室的核心成员、公司CEO徐立等。
营收方面,2018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8.53亿元、30.27亿元、34.46亿元、16.5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6.5%、56.8%、70.6%、73%,逐年递增。同期收入来看,商汤在“四小龙”中领跑。
但AI视觉公司都面临着巨额亏损问题。商汤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期内经营亏损分别达到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37.13亿元,主要原因在于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导致的公允价值亏损,期内亏损额度分别达到31.82亿元、36.82亿元、105.63亿元、17.14亿元。前述期内,经调整后净亏损分别达到2.21亿元、10.37亿元、8.78亿元、7.26亿元,合计亏损达到28.62亿元。
技术研发上的巨额投入给几家AI视觉头部企业带来重要成本压力,商汤也不例外。2018到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8.49亿元、19.16亿元、24.54亿元以及17.72亿元,逐年走高,三年半合计研发支出达69.91亿元。
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并称为计算机视觉四小龙,俗称“AI四小龙”。在商汤之前,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均已迈出科创板上市申请的步伐,但依图科技目前已终止,云从、旷视正在推进中。此外,格灵深瞳、第四范式等人工智能企业也都在谋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