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这位保洁员把垃圾分类驿站变成温馨小屋
墙上贴着大红福字、挂着绿植和气球,小窗台、擦得干干净净的垃圾桶盖上也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摆件和萌萌的绒毛玩具,地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也没有污水,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外观装饰和整齐摆放的垃圾桶都在醒目地提示这里是垃圾分类驿站,但走近了闻不到异味,看着也很温馨。
家住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农科院社区2号楼的居民都越来越愿意做好垃圾分类了。因为他们去垃圾分类驿站投放垃圾时心情会很愉悦,不但能得到耐心指导,满眼还能看到一幅温馨的画面。
这一切,都是因为负责这个垃圾分类驿站的是一位特别爱干净、特别负责任的保洁员——董淑芹。
董淑芹今年52岁,来自辽宁阜新。做保洁员已经有10多年了,今年2月,她来到农科院社区,开始负责2号楼垃圾分类驿站的保洁工作。
董淑芹特别爱干净、特别认真负责。每天,她都会认真地对驿站和垃圾桶进行消杀清扫,驱除蚊蝇,消除异味,为居民投放营造良好的环境。看到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分类不准确,她都会耐心指导,教会居民正确分类。
每天工作在垃圾分类驿站,她就把驿站当家一样打扫布置,她从居民投放的垃圾中拣出干净的摆件、绒毛玩具等用来装扮驿站,居民丢弃的绿植也被她挂在了驿站里,养护得生机勃勃。环境好了,居民投放的热情也高了。
“您看我们这个垃圾站,非常不一样,摆着很多精美的小物品,可以看出这位大姐非常用心。”居民史女士说,“平时我们垃圾分类做得并不是那么好,但这位大姐都会耐心地指导我们。她非常负责,每天从早到晚守着这份工作。从大姐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生活工作中,无论大事小事,只要认真做都能做好。”
董淑芹自己一条腿有残疾,爱人也半身不遂卧床在家,靠她在外打工养家,但她并没有因此抱怨消沉,而是乐观面对,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所有业主来了都说好,我也感觉挺自豪地。”董淑芹朴素地说。
据介绍,农科院社区里共有10个垃圾分类驿站,保洁员们都以董淑芹为榜样,把驿站打扫得干干净净。整个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也开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