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海淀服务保障疫情期间居民生活“三度”到位

来源: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时间: 2021-08-17 11:02:41

8月13日,除国兴家园外,周边5个小区已全部解封,居民恢复正常生活。但解封并不意味着解除疫情防控管理,“继续严格社区防控,非必要不外出”正在海淀各小区实施。居民因为复工或去医院看病需要外出的,测温、扫码、询问、登记,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同时多措并举做好封闭小区居民生活服务保障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让疫情防控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

物业人员的“新身份”

“我一会儿再跟您聊啊,有好多个电话打进来了。”8月13日早上,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国兴家园小区物业负责人刘军还在忙碌着。自8月2日国兴家园小区实施封闭管控以来,小区物业的65名工作人员分为秩序维护组、运输保障组、环境消杀组和设备运行组,开展各项防疫服务保障工作。每日对小区楼内地面、电梯轿厢、垃圾箱、消防通道、主通道、废弃口罩回收箱、办公区域等进行擦拭、拖洗,喷洒消杀交替进行,每日三次并做好消毒记录;在小区电梯轿厢内放置一次性电梯按键纸抽,保洁员每日更换补充纸抽。

此外,居民订购的物品由物业人员进行接收、分拣和送货上门。据了解,小区封闭期间物业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4小时,穿着防护服在小区里、楼道间穿梭,天气炎热时通常汗流浃背。有数据统计,物业人员每天约运送3000—5000件物品,在小区封闭管理5天内共计运送1.5万份包裹、快餐、生活用品。在运送物资之外,小区物业人员还担任起了协助核酸检测工作的任务。“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我们这个小区采用入户上门的方式为居民一家一户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共分为18个小组,我们物业抽出了18个人参与到核酸检测中,辅助医护人员工作。”刘军告诉记者,“当时天还挺热的,大家穿着防护服,十分钟,汗水就沾满镜框了。”如今,国兴家园小区还未解封,物业人员依旧在忙碌着。

送药上门的社区“跑腿人”

自国兴家园以及周边小区被封控后,与国兴家园仅有一路之隔的建设部社区成为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建设部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连亚荣带领居委会13名居干每天交织于数据核查、重点人群摸排登记、防控政策咨询、卡口值守、管控人员心理疏导及体温监测等多项工作,为隔离居民家庭建立“一人一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此外,建设部社区党委专门成立了取药组,为处于居家隔离的居民提供药品代买服务。连亚荣说:“吃药是大事,耽误不得,咱们要第一时间送到位,定期提醒居民提前做好开药准备。”取药组居干刘莉荣、纪晓楠对有需求的隔离人员建好台账,上门收取居民需要开药的纸条及医保卡,详细核对药品名称及收到的现金。从开药到送药,居民的需求多种多样,从人民医院到海军总院再到社区医院,都留下了他们买药的足迹,赶上开药多的时候,二位居干身上要背着六七大包的药品。

守好抗“疫”最前哨

“你今天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吗?”“请给我定两杯‘星爸爸’咖啡,今天晚上我需要加班核查疫情数据,不知道要到几点,需要提提神。”这是在玉阜嘉园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两位年轻人的对话日常。

在玉阜嘉园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里,记者看到“疫情数据核查党员突击队”队员小张和小贾两位女同志紧盯电脑中的数据核查系统,不停给居民打电话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持续记录核查居民行程等工作。小贾说:“我们的社工,在接到上级下发的疫情排查后,在众多数据中查找玉阜嘉园居民,然后对其从出发地到北京这一段路程中,有没有去过中风险地区,返京人员的人数及身体状况,还有乘坐哪种交通工作,一一进行电话沟通。了解之后,会对其进行系统登记,把数据录入到系统中,告知居民抵京后的注意事项。这已经是我们连续开展这项工作的第20天了。”

据悉,玉阜嘉园社区“两委”干部、田村路街道下沉干部、物业公司、社区党员志愿者等有生力量组建了“疫情数据核查党员突击队”“社区卡口值守党员突击队”“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党员突击队”“社区疫情防控消杀党员突击队”“核酸转运和上门检测党员突击队”,不分昼夜24小时上岗,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玉姐,李姐你们辛苦了!”“不辛苦!不辛苦!”“咱们社区有要求,出入要登记扫码,咱们都要按照要求做啊。还有出入证,大家一定看清楚了。”紫竹院街道厂洼一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范红霞正在和社区志愿者们交流今天的工作任务。

在疫情防控值守过程中,厂洼第一社区严格落实24小时对社区出入口进行卡口管控,落实从严卡口管控“四件套”(查证、验码、测温、登记)、从严从快抓好排查和人员管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责任落实,做好应急演练及物资储备工作。

厂洼一社区的老党员玉凤兰告诉记者:“我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我看到社区加强了物业管理,扫码、测温、询问、登记,一个环节都不少,党员和志愿者们也都投入到站岗值班中,我觉得很放心、很安心。” 

8月11日至13日,紫竹院街道各社区陆续开展重点区域封闭管控及核酸检测全流程演练,主要就病例紧急隔离及转运过程进行实战演练,规范处置程序,查找疏漏,及时整改。

依照区疫情防控组区域封闭、解除管控及核酸检测全流程指引的要求,社区设立现场指挥部,明确综合协调组、物资保障组、秩序维护组、人员排查组等各组职责,对封闭管控全流程尤其是核酸检测、楼门模拟封闭管控消杀等进行演练。

转运“特勤队”24小时为战“疫”护航

“高温下坚守防疫一线,你们辛苦了!你们耐心细致的工作,减少了居民很多麻烦和顾虑,希望你们在完成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近日,家住阜石路第三社区的夏女士向永定路街道转运组送来一封感谢信,感谢转运组成员徐林周到细心的服务。

由于近期疫情形势紧张,永定路街道转运组成员再次集结,24小时待命。连日来,他们与街道相关部门协力配合,分批次转运辖区从重点地区返京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转运人数最多时,一天就需要转运300余人,转运车一天出勤高达11车次。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做好居民思想工作,检查证件核验身份,引导居民按风险等级提前到达指定位置排队等候车辆。为了有序引导检测人员上车,维护转运秩序,转运组提前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转运计划。

写来感谢信的夏女士就是转运组曾经接待的一名转运人员。“出发前我曾向社区反映过,担心这期间有风险,但转运过程中,徐林和其他工作人员一直积极协调,我们十二点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回来了,整个秩序也非常有序,让人很安心。”夏女士说。

“其实不是每一次转运工作都是顺利的,突发情况也不少,这就需要我们严格执行政策,耐心倾听民声,灵活处理诉求。”徐林介绍,“有时遇到老人坐着轮椅,上大巴车不方便,我们转运组的成员就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协调小车实行一对一接送,有时遇到居民态度不好,我们也会耐心解释,用微笑面对他们。”

有一次,转运组晚上10点接到紧急转运任务,一名居民不具备居家观察条件,需要紧急转移到隔离酒店进行观察。接到任务后,徐林便立即协调转运车辆,连夜将居民转运至酒店,工作结束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

徐林说:“其实转运工作不难,难的是如何沟通,我们的工作需要涉及数据政策的掌握、与社区的对接交流以及安抚居民情绪,遇到突发情况,既要刚也要柔,让居民在转运过程中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是最重要的。”

“蔬菜大礼包”送到群众家门口

“叔叔,这个是您的爱心蔬菜大礼包,您拿好了……”近日,北下关街道大柳树社区联合首选优品超市为辖区老人们送上爱心蔬菜。当天早上7点,在大柳树社区9号院内,志愿者带领自己结对的老人们早早来到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人们佩戴好口罩、有序地排好队,等待着社区和超市的工作人员为大家发放“爱心蔬菜大礼包”。据悉,本次爱心蔬菜共计发放了700多份。

等待领菜的过程中,老人们还相互交流“厨艺心得”,如何烹饪即将带回家的蔬菜。有一些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自行前往活动地点,大柳树社区“四个一”暖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便上门给自己结对的老人送蔬菜。

据介绍,北下关街道大柳树社区“四个一”暖心志愿服务活动于2019年6月11日启动。“四个一”即每月一个电话、每季度一次上门走访、每半年一次义诊、每年一次专场活动。自“四个一”暖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开始的60人逐步发展为100多人。志愿者们不仅为结对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更与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接下来,暖心志愿服务活动还将联系城建门诊、钢研口腔给老人们做义诊,继续通过“四个一”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老人需求,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服务。(记者 郭兰兰 肖威 李翊铭 张译城 叶林茂 通讯员 于颖)

关键词: 海淀 服务 保障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