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土有Young 这个视频课聚焦亲子关系
为了进一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斜土街道创立“斜土社区家庭身心健康促进中心”,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婚姻情感、家庭系统等多维度,以艺术心理、表达性艺术团体及互动式心理讲座等多形式,全面覆盖未成年人、未婚青年、已婚人士、职场人士以及老年人等多种群体,在活动中开启对内在心理变化的察觉力,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斜土有Young系列聚焦亲子关系,关注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旨在通过艺术心理、表达性艺术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促进彼此心对心的理解,产生良好的亲子互动!
沟通是一门艺术,而亲子沟通更是面向家长的一道考验。本次,“斜土有young”特别推出“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视频课,同时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老师,为家长分析究竟如何与孩子沟通相处,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参考!
点击下方视频速速观看吧!
如果您不便观看视频,也可以翻阅下方的视频核心梗概。让我们一起来解锁三大有效亲子沟通的技能——觉察、倾听、表达吧!
#觉察#
第一部分首先讲讲觉察。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藏着情绪和需求,而这是我们需要去觉察的。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坐立不安,或者是看到孩子拿到期末考试的分数,不说话,默默地哭泣,我们就要觉察这背后的情绪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焦虑、失落等等。
有情绪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可能说明孩子遇到了困扰,也许是求助的一个信号。当我们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也可能是自己遇到了困扰,是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契机。
因此我们要觉察此刻谁有情绪困扰,可能是孩子,也可能是父母自己,也可能是双方都有。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觉察的练习,我会给出两个情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情境之下,是谁有困扰?
情境一:孩子拿到了考试卷,哭丧地说:“我已经很努力地复习了,还是考不好。”此刻谁有困扰?
情境二:我看到孩子写作业时,时不时地拿起手机来使用,有时候还抓耳挠腮的,我感到特别心烦。此刻谁有困扰?
——可能是孩子有困扰,可能是父母自己有困扰,可能都有困扰。
因为我们对某个情境和背景的理解可能会不同,因此这里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当孩子有困扰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倾听和协助,那当我们自己有困扰的时候,我们要去坦诚地表达,当双方都有困扰的时候,我们要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
小结:关于保持觉察,首先我们要暂时放下评判,不是指责“你不对,你不好”,而是需要觉察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是什么?觉察当下谁有困扰,属于哪一种沟通情境?
#倾听#
第二个沟通技巧是倾听,当孩子有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积极倾听的沟通方式。
首先,我给出一个情景,如果你是这位家长,你会怎么回应?
情境:初二的小江,在参加“业余数学”一段时间后,对家里人说:“我不想参加业数了,太难了!”
请家长们心里思考一下你可能的回应。我这边也收集了一些回应,我们一起来看看。
爸爸说:“多少同学想去都没机会,你被选拔上了却想放弃,你怎么这么没有毅力?”
妈妈说:“学习哪有容易的?不应该觉得难就放弃!多刷题,就可以熟能生巧。”
奶奶说:“不难不难的,你是个自信有毅力的孩子,相信你不会放弃的,加油!”
请问各位家长,如果你是孩子,当你听到这个回应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在上述的情境中,小江表达了一个困扰,而爸爸、妈妈和奶奶的回应,分别代表了以上的三种沟通类型,爸爸是指责型,妈妈是讲道理型,奶奶是灌鸡汤型。对于三种沟通方式,小江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
爸爸的回应,首先传达了一个事实:“很多同学都想去但是没有机会”,接着,爸爸表达了对小江想法的不理解:“被选上了却想放弃”,最后是对小江的评价和批评:“你太没有毅力了!”
对于指责型的回应,小江可能会觉得:
我好糟糕啊,我有机会却没有能力把握,更没有坚持的毅力;不仅自己的情绪并没有被安抚到,还更难受了。
妈妈的回应,首先传达了自己的观点:“学习不容易,但是不应该觉得难就放弃!”然后给出了建议(甚至是要求):“多刷题,就可以熟能生巧。”
对于讲道理型的回应,小江可能会觉得:
道理都懂,但是哪有说的那么简单;妈妈不仅不理解我,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许这些话,小江也听过无数遍了,于是进入屏蔽的模式。
奶奶的回应,首先传达了安慰和支持:“不难不难的,你是个自信有毅力的孩子”,然而,正因为是有毅力的孩子,奶奶进一步传达了对于“振作起来”的期待和要求:“奶奶相信你不会放弃的,加油!”
对于灌鸡汤型的回应,小江可能会无形中感到很多压力,因为奶奶的言语中透露着满心的期待,小江担心自己无法回应奶奶的期待,但自己又真的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自己真的好累;奶奶的回应,让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无法被说出来,甚至直接被否认。
因此,要促进亲子沟通,我们首先学习积极倾听技巧——“你感到”句式:
你感到(情绪感受)+原因。
为了巩固家长们的实操和运用,我们尝试用前面情境中的例子,练习“你感到”句式:
小江:“我不想参加业余数学了,太难了!”
妈妈:“哦,那你想跟妈妈聊聊吗?怎么了吗?”——先打开对话,让孩子能继续讲下去。
小江:“我们班男生脑筋转得特别快,一下子就解出来了,我做了很久还是做不出,听也只能勉强听懂。”
妈妈:“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还是比不上你们班的男生,你觉得有点挫败哦。”——“你感到”句式。
小江:“是啊,就是很挫败,而且他们一下就都听懂学会了。”
妈妈:“你也觉得有点着急,自己好像没有学得那么快。”——“你感到”句式。
上述练习中,妈妈使用了“你感到”句式,例如:“(很努力了,还是比不上)你觉得有点挫败”“你觉得有点着急,自己没有学得那么快。”
妈妈向孩子传达了:我听到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我能体会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妈妈将对孩子的理解,不多不少地反馈回去,映射孩子的感受。
最终,妈妈并没有告诉孩子“到底应该继续还是放弃”,但是这样的表达有更积极的作用,不仅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接纳情绪,而且“把问题的球”留给孩子,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强加给孩子,而是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自主做选择。
小结:当孩子有困扰的时候,最好的协助就是积极倾听。
#表达#
第三大有效亲子沟通的技能是表达。
前面我们谈到,当孩子有困扰时,我们可以使用“积极倾听”中的“你感到”句式来促进亲子沟通。但是当我们家长自己有困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当孩子晚上12点不睡觉,你也没有办法安眠,你的感受是什么呢?当孩子的房间乱糟糟的,即使周末你也要去帮忙打扫,没有办法休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甚至你身体上会出现什么反应呢?
当你留意到自己出现情绪和躯体表征的时候,也许就意味着你的某种需求被妨碍了。
然而,当我们自己有困扰的时候,我们以往惯常的应对方式是忍耐或者是去责怪别人,比如说以下的这些表达:
你怎么这么烦。
你让我很恼火。
你从来都不关心我。
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你信息”,这样的表达往往是批评指责,往往会引发抵触,导致争吵,结果就是孩子根本不愿意配合调整,而且自己越说越上火,情绪和冲突升级。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使用“积极表达”的沟通模式,在积极表达中,我们建议将“你信息”转变成“我感到”句式:
描述事件+我感到(情绪感受)+具体影响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具体怎么运用呢?请看下面的情境。
情境:进入到高二,小明每天都要12点后才熄灯睡觉。然而小明不睡,妈妈也辗转难眠。凌晨1点,看着小明房间露出的灯光,妈妈从床上起来,去敲了敲房门:“快点睡了,抓紧点。”“我知道。”小明轻声回答。
过了20分钟,妈妈又再次敲门:“你好睡了,不要明天又起不来,你别再让我帮你跟老师请假了啊。”小明不耐烦地说道:“你别烦了!”
凌晨1:50,看着小明房间仍露出的灯光,妈妈忍不住破门而入:“你怎么还不睡觉?你太让人恼火了!叫你抓紧点,你第二天怎么有精力!你不睡,我们怎么睡!”
小明的晚睡,导致妈妈也无法安眠,逐渐地妈妈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情绪积累。显然这增加了妈妈自身的困扰。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妈妈在沟通中,时常使用“你信息”。然而“你信息”的沟通方式,容易让冲突升级,不利于促进沟通,而且妈妈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上述的案例中,小明妈妈可以这样来表达:
“当你12点多了还没休息的时候,我感到很担心,也很心烦,我会担心你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这使得我也无法安心入睡。”
为了巩固家长们的实操,我们一起尝试将以下的“你信息”改写为“我感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家长们可以在心里思考一下。
你怎么这么烦。——我感到很烦。
你让我很恼火。——我感到很恼火。
你从来都不关心我。——我感到你不关心我。
如果当“我感到”句式无效时,例如孩子说:“这是你的感受,不关我的事!我很生气!”此时,如果觉察到对方有产生抵触的情绪,那么我们就要停止说下去,并且再次切换到积极倾听中的“你感到”句式,来反馈孩子的感受。
小结:当我们父母自己有困扰的时候,不是要忍气吞声,或者指责别人,更好的沟通方式,是去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但是一旦发现对方有抵触的时候,就要转化为积极倾听。
学习了上方的亲子沟通小知识后,家长们可以尝试在不同的场景下,恰当使用积极倾听和表达的技能!这有助于促进亲子有效沟通噢!
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困扰、需要心理援助或心理咨询,可以及时寻求斜土街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专业咨询师的帮助,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您提供公益咨询服务。
斜土社区家庭身心健康促进中心
斜土街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
地址:斜土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大木桥路461号)
开放时间:每周六9:00-12:00;每周日13:30-16:30(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心”语热线:64047744转8057
用“心”守护,为你解“忧”!
非服务日预约现场咨询请拨打1306185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