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走近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
2021年初夏,接到上级通知,要我跟随中央媒体采访团采访扫雷英雄杜富国。
曾记得,前几年在电视上看到杜富国时,是他参加“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仪式的场景。年轻的脸庞,戴着一副墨镜,举起残缺的手臂敬军礼……当时他就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尤其对于他那句“你退后,让我来”平实而感人的话语,让我深感钦佩。同时,也深深为失去双手双眼的他感到痛惜,毕竟他还那么年轻,人生之路还很漫长......
杜富国
带着这种心情,我抓紧开始进行采访前的案头准备工作。首先,在网络上把关于杜富国的资料搜罗了一遍,对于他的事迹有了进一步了解。其中《解放军报》上有一篇文章,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反复读了三遍。此文题目是《英雄并不遥远》,用文学的手法记叙了杜富国和杜富强兄弟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决定,先从这个线索切入,开始进行采访。我立即抓起电话,辗转找到了杜富强所在单位的新闻干事,与他顺利建立了联系。
杜富强比杜富国小几岁,性格相近,他深受哥哥的影响,学校毕业后也选择了当兵,在西藏边防部队一干就是好几年。同在军营,身处不同的单位,兄弟俩比学赶超、相互促进,用他们单位领导的话说:“都是好兵!”
与杜富强取得联系并进行简短采访后,我从他那里得到了杜富国的微信号。那天下午,在微信与杜富国联系上之后,我习惯性地发了一段自我介绍的文字。但发出之后,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赶紧又给他发了一条语音信息。直到晚上,忐忑不安的我才听到了杜富国的语音:“廖老师,现在才看到你发的信息,不好意思啊。因为下午我在外面跑步,回来后才看到你的信息,过两天你们要到重庆来吗?”
“对,富国,我们近期准备过来采访你哈,回头见。”
通过微信语音,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热情洪亮的声音里传递着杜富国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
记者廖振华在重庆西南医院采访杜富国
6月中旬,我和记者刘劲鹰从北京飞赴重庆。在住所安顿下来,已是傍晚时分,我跟对接采访的教导员黄建军商定,简单晚餐后,尽快与杜富国见面进行采访。
在从北京出发之前,我认真思索了一番,草拟过一个采访提纲,同时准备了一份心意:家乡的新茶安化松针和一部军旅特色的收音机。据悉,杜富国的老家贵州省湄潭县盛产翠芽,他本人挺喜欢喝茶。而且,听他身边的人说,一有时间,他还爱听收音机,了解时事新闻,并学习各种知识。
夜色朦胧中,我们走进西南医院的康复楼。黄建军教导员带我们来到了六楼的病房,杜富国正等候在门口。
“富国,你好。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军事的廖振华,还记得吧?我们微信上交流过。”我走近杜富国,双手轻轻抱住他的臂膀。
“记得记得,廖老师嘛,你们来了,欢迎欢迎!”灯光下,杜富国热情地答复我,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还有两个圆圆的小酒窝。
“你比电视上更帅哈,个子也好高,我得仰视你呢!”我们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房间。
“没有没有,我的个头不算高。老师,您客气了。”杜富国在陪护战友田俊的引领下,坐到沙发上,“你们请坐啊,请坐。”
就这样,如同战友相聚一样,我们并肩坐着,促膝谈了一个小时。从他的近况聊到这两天的安排,考虑到第二天他还要去广西百色参加活动,恐怕时间较晚影响休息,并未做深入细致的交流。初次见面,给我们一种相见甚欢的印象。
杜富国
回到住所,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于杜富国身为扫雷兵发自肺腑的那份自豪;感慨于他执着追求军旅梦想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感慨于他面对生死的无畏、面对现实的无惧。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真切体会到这些。
第二天,杜富国受邀去广西百色市的武警某部参加活动,刘劲鹰记者随同前往。我则留在重庆采访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和黄建军教导员等人了解关于他的更多情况。通过这些采访,对于杜富国和扫雷排爆大队的情况,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给我正式采访杜富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天清早,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落下一场细雨,我应约来到康复楼。在杜富国吃早饭的间隙,跟他的战友田俊聊了一会。田俊和杜富国是贵州老乡,当年一起当兵,自此形影不离,感情甚密。杜富国受伤后,他昼夜陪守,一起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
“我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我现在该跟富国开个玩笑就开个玩笑,也没啥。散步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不懂事,童言无忌,问富国,叔叔,你的手去哪了?叔叔的手被大炮炸掉了,他会开玩笑地说,被鬼子吃掉了,就开玩笑逗小孩嘛,逗他开心。”有点腼腆的田俊对我说,“他现在又学播音,也在丰富自己生活,他也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
没多久,杜富国回到了房间。我们面对面坐着,打开了话匣子。
在房间聊了两个多钟头,窗外雨后放晴,我跟杜富国提议:一起到他常去的陆军军医大学运动场走走,他欣然同意了。
乘电梯、下台阶、过门闸,从医院到运动场,杜富国轻车熟路,我们紧随其后。在街头嘈杂的人流中,偶然遇到一位女士,她跟杜富国打了一声招呼,杜富国立即叫出了对方的名字,这让我有点惊讶!
“富国,刚才这位是谁呀?”
“哦,廖老师,这位女生是医院的护士。”
原来,杜富国对很多人的声音、甚至是脚步声都熟记于心,一听,立马就能“认”出来。
步行十来分钟,我们来到了宽阔的运动场。我一手举着采访机,和杜富国边聊边走,漫步于塑胶跑道。
雨后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我们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透彻敞亮了。
杜富国是1991年11月生人,具有“90后”的典型性格特征。他的家乡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个小山村,他们兄妹四个,杜富国排行老大。他说,父母给他们兄妹四人取的名很有意思:杜富国、杜富强、杜富佳、杜富民,意为“国强民富”。2010年,他从学校毕业后毅然参军入伍,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到部队后,杜富国努力学习和训练,多次获得嘉奖,成了弟弟和妹妹的学习榜样。后来,弟弟杜富强受其影响,也报名参了军,戍守高原边防;二弟杜富民和妹妹杜富佳都在医院工作。去年2月,身为护士的杜富佳随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成为一名“战疫”勇士......在他们的身上,一段段家国故事仍在接续上演。最为震撼人心的是杜富国在雷场那一次生死经历。
杜富国排除了1枚反坦克地雷(杨萌摄)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们在执行扫雷任务时,发现一枚手榴弹,他命令同组作业的艾岩“你退后,让我来!”然而,就在他排查的过程中突遇爆炸,杜富国不幸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说实话,再次让杜富国提及这段记忆,我有些于心不忍。而他显得异常平静,好像就是在讲一件平常的事。倒是一说到与战友们并肩战斗的那些经历,他有些激动了起来,好像有聊不完的话题。
“你一天最多扫除过多少个雷?”我好奇地问道。
“那要看怎么算,有时候一扫,一窝一窝的多得很,像以前的一个小弹药库!”杜富国的嘴角微微上扬。他说,他们中队各个作业组比着干,是大队里扫雷数量最多的。
作业结束,杜富国拉着安全绳从雷场出来(黄巧摄)
一路随行的田俊告诉我,由于山高坡陡,很多地方车辆无法抵达,他们要负重赶往雷场,每个人携带着数十公斤重的防护服,有的还需要肩扛爆破筒、炸药等物品,加起来有百余斤。杜富国是勇挑重担的尖刀兵,总是冲在前头。
田俊打心眼里佩服杜富国,也亲眼见证了他一次次的荣耀时刻。受伤后,杜富国先后被表彰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还获得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战士”“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田俊和战友们为杜富国感到骄傲,杜富国总是跟他讲:“其实,这些荣誉都是属于扫雷排爆大队和战友们的。”他很清楚,这就是杜富国的真心话。
山城新雨后,明媚的阳光洒在草坪上,远远望去,泛起一道光。运动场中间的主席台上,镶嵌着一块巨大的军旗背景墙,鲜红的旗面上,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格外耀眼。
就这样,我们边走边聊,也不知道兜兜转转多少圈。后来,我告诉杜富国,即将要去他的老部队采访,他当即提出来要给我们送行,请我们吃正宗的重庆火锅。其实也正合我的心意:请杜富国吃个饭。于是,我们几人在医院旁边的重庆火锅店共进晚餐,杜富国热情招呼着,给我们介绍了当地的饮食文化,还有乡土人情,俨然成为了一个“导游”,令我们啧啧称赞。后来我趁接电话的时机,到前台悄悄买了单。这让杜富国有点嗔怪,一再向我们表示感谢。我跟他说:这也是略表自己的一份敬意。
临别时,杜富国说,他现在身体恢复得不错,期盼着早日归队。黄建军教导员说,身在医院的杜富国与战友们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他很关心战友和部队的最新动态,战友和部队领导也时刻惦记着他。
扫雷排爆大队官兵在边境巡查(廖振华摄)
翌日,我们赶赴云南边境,采访了陆军某部扫雷排爆大队官兵。跟大家聊起杜富国时,他们无不竖起大拇指。曾经和杜富国并肩作战的四川籍战士陈汉,如今已成长为分队长,他们一有时间就会在网上交流。陈汉说:“我和杜富国一样,都是第一批主动申请加入扫雷大队的战士。他是我的学习榜样!”周末午后,陈汉泡了一壶湄潭翠芽,细细品味着。他说,下次跟杜富国见面,要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他受伤之后也一直在关心我们的扫雷工作。不管多危险,时间多久,我们肯定会完成好任务,了却他的心愿。”
扫雷官兵前往雷场(廖振华摄)
为了对扫雷工作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们又跟随扫雷排爆大队的官兵前往边境线进行采访。在那里,我们目睹了竖立着一排排刻有“骷髅头”的雷区标识,记者刘劲鹰还现场体验了一次模拟扫雷的过程。在老班长的指导下,他穿上沉重的防护服,谨小慎微地操作,一圈下来整整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累得都快趴下了,直呼:“真不容易!真的很不容易!”
官兵正在模拟扫雷排爆(廖振华摄)
官兵正在模拟扫雷排爆(廖振华摄)
夜幕降临,我们回到营区,继续深入采访。我们了解到,这几年来,扫雷排爆大队官兵转战祖国西南边境多个雷区,先后进出雷场上千次,累计扫雷排爆数万枚,处置险情一百余次。他们凭借着科学专业、严谨细致和英勇果敢的工作作风,一次次深入危险境地,彻底排除雷障,穿越生死线,圆满完成了一次次边境扫雷任务。
官兵清点爆炸物(廖振华摄)
灯光下,我翻看了很多战士写下的请战书,了解到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不由得感慨:和平年代,扫雷官兵犹在“战场”!有一句话跃入脑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