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东方时评丨“做好事留名”有何不可?

来源: 东方网 时间: 2021-06-12 10:30:43

6月9日上午,宁波市周巷镇村民茅明华一行专程来到慈溪市周巷镇天元初中,感谢八(5)班学生袁柳欣同学见义勇为、施救他母亲的善行。原来,5月25日早上,茅女士的母亲在家门口摔倒,因年事已高,摔倒后始终无法自行爬起,期间多位路人经过都未发现,直至袁柳欣同学骑自行车上学路过时,发现倒地老人后,立即小跑过去搀扶老人。事后她不愿透露学校和姓名,悄悄离开。(6月11日《中国宁波网》)

为了寻找“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学生,被救老人的子女可谓是“兴师动众”了一番。他们通过找有关部门调取当时的监控录像,再经过多方调查,才知悉救人女生是天元初中的袁柳欣同学。为了帮助老人,袁同学还上学迟到了。茅女士知晓后,特来学校为该生见义勇为的雷锋精神,表示由衷的感谢。

“兴师动众寻找好人”,我们的社会需要如此 “知恩图报”的感恩精神。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之后,在感受了别人的善意之后,理应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情怀。

曾经几何时,一些人丢失了“感恩精神”,被别人帮助了,就像“无事人”一样,似乎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以至于还出现了一些“忘恩负义”的人。比如,有的见义勇为者为了救助落水的儿童牺牲了,而当警方调查的时候,被救助者的家人却不愿意出面证明;比如,有的见义勇为者夺下了“凶手手里的刀”自己却受伤了,需要受益者出面证明,却有人“缩起了头”。这种情况虽然只是个例,却也寒了人心。

倡导“该出手时就出手”,需要打造诚信社会,需要所有人都成为诚信的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兴师动众寻找好人”是 “知恩图报”精神的体现。

当 然,“出手相救”者未必需要“知恩图报”。但是,我们需要这种良好的“感恩”的互动,当 “知恩图报”者越来越多的时候,“出手相救”者就会越来越多。他们在意的不是“有所回报”,在意的是自己价值的被社会认可。

其实,我们还需要反思“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一段时期以来,对于“做好事留名”的人,总是认为他们做好事的“目的不纯”。其实,这种想法也是极端的。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某地一位“做了好事的人”,主动找到媒体要求“表扬自己”,因此掀起了一场道德范畴的讨论。

笔者以为,打造诚信社会,打造温情社会,不妨大大方方鼓励“做好事要留名”。“做好事留名”能够激发大家“都来做好事”的热情,也能成为“社会的典范”,“学习的榜样”,“做好事留名”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不妨大大方方鼓励“做好事要留名”。

关键词: 东方 时评 做好 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