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将推新必修课:重视到内地考察 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即将于9月在香港中学四年级推行,取代通识教育科,成为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教育局为此公布指引,列出教学建议与原则。
据香港《东方日报》3日报道,教育局局长杨润雄2日撰文,首次以“公民科”作为科目的简称,透露9月将为公营及直资中学发放每校30万港元津贴,未来3个学年用于支持公民科的教师教学、发展或采购相关教学资源等。课程发展议会也已通过《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及评估指引》,就早前公布的课程三大主题及学习重点提出补充说明,例如在“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主题下的“公共卫生与人类健康”课题,加入“国家及香港对全球公共卫生的贡献”“当有疫症暴发和蔓延时,应尽公民责任配合政府的政策共同抗疫”等论述;“科技发展与信息素养”课题,加入有关虚假信息的描述等。在教学方面,明确列出任何违反法律或人伦道德的事件或课题不应作为题目;教师不应引导学生将探究方向局限于正反二元对立的角度,而在涉及是非对错分明、法理清晰的议题时,教师须明确地列举历史、道德标准、法理等事实,向学生指出议题不存在讨论或妥协空间,更不可肆意扭曲事实发展。
指引同时列明须让学生具备“一国两制”的知识基础,在涉及国家与香港特区宪制关系的课题时,“应从国家《宪法》和《基本法》的宪制基础去理解”。教师须根据课程架构三个主题按先后顺序施教,即中学四年级教授“‘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五年级教“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中学六年级开始教“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但学校不应在初中开设校本公民科。
值得关注的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相当重视香港学生赴内地考察。据《星岛日报》3日报道,公民科新课程下须进行以“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主题的内地考察。教育局不会统一规定考察的次数、天数、行程路线,但会提供内地考察团供学校报名;学校也可在圣诞节及暑假等安排4天或以上的长线考察团,或在上课日和周末安排一至三天的短线团,均须包含一定分量的中华文化元素。教育局以三日两夜的“广州考察团”为例,行程包括越秀区的圣心教堂、广州市兴丰垃圾填埋场和上下九路步行街,希望学生探究政府文物保育工作、内地处理垃圾的情况,同时了解内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杨润雄说,内地考察是公民科课程的重要一环,旨在让所有香港高中生实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和发展现况。
有评论称,香港此次在教育上的拨乱反正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全面、客观看待社会现象的窗子,修补教育漏洞也令“荼毒学生者”再无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