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四张“特色牌” 沪郊张堰百家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东方网5月28日消息:凉风拂面,鸟语花香。近日,张堰镇百家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时而漫步在高桥路的亲水步道,欣赏玉兰湖边白鹭展翅高空的优美身姿;时而驻足在美丽示范埭前,感受人居环境整治前后的“颜值”变化;时而走进百年酱菜厂,回忆小时候停留在嘴边的那股“鲜脆爽口”……
他们是百家村乡村振兴项目的考察者,有专注于生态绿色发展的蒙草集团,有精通花卉种植领域的上海市林业总站,还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华大学的设计师等等。来到百家村,或探讨优化合作模式,或传授花卉种植专业知识,或交流“闻万泰”非遗酱菜品牌文创设计……他们都被百家村独有的生态风貌所吸引,乐意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添上一笔浓墨重彩。
百家村位于张堰镇东北部,因拥有金山区最为完善的生态片林而被众人周知。生态林占地3800多亩,种有水杉、玉兰、桂花、杨树、香樟等多个树种。村内水系丰富,玉兰湖、蝴蝶湾、村西渔塘、大大小小的河道溪流遍布其间,林水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6%。
走进百家村,平整开阔的道路、清新的空气、郁郁葱葱的树木……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一个“天然氧吧”,因而百家村现在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湾区绿芯”。“湾区”指的是“上海湾区”,即金山区正在打造的城市品牌,而“绿芯”意为生态优美、环境宜人,是百家村对自身资源优势的界定。
百家村村民王阿姨晚饭过后经常在高桥路上散会儿步, “我们这个村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态环境好,特别是生态林这边,你呼吸下这空气,多清新呀,你再看前面的玉兰湖,生态也很好,经常能看到白鹭呢。” 王阿姨如数家珍般自豪地介绍起来。
千亩生态林支撑,乡村振兴打出生态“特色牌”
依托独有的林水自然资源禀赋,围绕“湾区绿芯”定位,百家村跳过创建“美丽乡村”环节,直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是生态宜居,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事实上,两年前百家村的整体环境并不是那么美好,林地内非法种植、宅前屋后私搭乱建、河边房屋垃圾乱堆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百家村的创建工作异常艰巨。“刚到百家村的时候,基础条件差,但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经常急得睡不好觉。”回忆初到百家村时的情景,百家村第一书记郭小成十分感慨。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一年多来,百家村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新建道路管网、居民生活设施,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2020年4月,百家村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计划。在此基础上,百家村持续提升核心区域风貌水平,通过统一房屋装修风格,在高桥7组、8组、12组创建以植物命名的水杉埭、香樟埭、桂花埭,为村民精心打造“家门口的植物园”。
村民自主性选择,乡村振兴打出治理“特色牌”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百家村积极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安置“平移”农户32户,打造“竹林中的村舍”。在推进过程中,百家村党总支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利益,将房屋施工队的选择权交至村民手中。
不仅如此,百家村党总支还汇集32户村民,由他们推荐出五名监督小组成员,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村老书记赵吉林作为监督小组组长,带领监督小组成员一周去施工现场4-5次,监督房子施工全过程,“作为监督小组长,又是一名老党员,群众信任我,选我做监督员,我就有义务把群众的事办好”。
百年酱菜厂赋能,乡村振兴打出产业“特色牌”
环境变美了,管理更加民主了,可是距离乡村振兴关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要求还有差距。好在百家村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村西部的酱菜厂是一家百年老字号,也是上海最后一家纯手工酱菜厂。其生产的“闻万泰”酱菜已有170多年历史,既具有传统风味,同时又绿色环保,适合现代人口味。
“闻万泰”酱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不仅进驻了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以及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还从2010年开始参加国际农展会。酱菜原料大都来自张堰本土思瑶蔬菜基地,工人大都是百家村高桥组村民,这直接带动了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在村委会和镇农技站的积极推动下,4月1日,“闻万泰”酱菜在“森活百家”视频号中得到线上推介。“搭上乡村振兴直播带货这趟快车,我相信我们的酱菜厂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酱菜厂总经理朱建平自信地说道。
酱菜文化馆兴起,乡村振兴打出文化“特色牌”
酱菜作为传统的地方口味食品,不仅给百家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承载着百家村的精神文化内涵——留住乡愁记忆,传承乡村文化。目前,百家村已将酱菜厂外面的荒地改造成酱菜文化公园。原先这块荒地是厂里用来放置原料缸的,一到夏天蚊虫肆虐,臭气熏天,周边的村民只能匆匆掩鼻而过。
改造完成后,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与此同时,紧邻酱菜文化公园的酱菜文化展示馆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该馆将详细介绍闻万泰酱菜制作工艺、演变历程,展示各种不同口味的酱菜成品,打造为一个亲子互动体验区,让前来参观的游客近距离感受张堰独特的乡土文化。
(本文图片由张堰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