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王汉文的帮扶“持久战”:扎根乡村15年成为老乡的“知心人...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时间: 2021-05-15 12:31:01

中新网兴安盟5月15日电 题:王汉文的帮扶“持久战” :扎根乡村15年成为老乡的“知心人”

作者 王鸣远 乌娅娜

“当地90%的人都是蒙古族,刚到这里我跟他们交流都需要翻译。开始帮扶工作以后,我每年有200多天都住在村里,现在我和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15年的帮扶“持久战”让王汉文成为老乡的“知心人”。

王汉文是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党务工作部干事,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的扶贫队员。

15年前,王汉文来到巴彦乌兰苏木玛拉图嘎查开展扶贫工作,开始与当地的村民打起交道。如今,这两个自治区级贫困村已“摘帽”,王汉文也自称自己成为了“当地人”。

“土路、茅草房、没有路灯……初到这里,贫穷的状态是我没想到的。”回忆起15年前第一次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玛拉图嘎查的情景,王汉文记忆犹新。

巴彦乌兰苏木是典型的半干旱农业牧区,只能种植低产农作物,农牧民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被认定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摸清了玛拉图嘎查贫困的原因,王汉文开始做起了帮扶规划。“给老乡的耕地里打上井,保证干旱年份地里也能有收成。”

“2006年打井10眼,投资10万元;2007年购买绒山羊250只,投资10万元;2008年买公牛6头值5万元……”一笔一笔的帮扶账代表着王汉文为老乡们解决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2011年初,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的帮扶点调整为巴彦乌兰苏木吉日嘎岱嘎查,王汉文毅然决定留下继续做帮扶工作。

“2015—2016年,为31家贫困户发放贷款72万元,帮助农户发展种植赤芍,并且依托当地畜牧业资源条件,以养牛带动嘎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采取‘资金托管、保本分红’的方式运行。与养牛合作社签订了资金托管合同,每年分红得到的红利。”在王汉文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

王汉文驻村帮扶的15年,也是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发生巨变的15年。“跟几年前所住的土房相比,现在住着7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贫困户贾成林家的变化让王汉文最有成就感。

“现在基本过上了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的好日子。”脱贫后的贾成林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贾成林是当地的贫困户,原来靠天吃饭的生活让他家产生积年贫困。他不仅通过帮扶盖起了新房,还发展起了庭院经济。“很多村民都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种起了药材,间隔地还种上了经济果树,美观又增收。”王汉文介绍说。

2018年,吉日嘎岱嘎查率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评估核查,退出贫困村序列,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10月底,吉日嘎岱嘎查最后一家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2100元增加到10680元,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农户家的炕头上,羊圈牛舍里,场院地头边……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中,王汉文了解贫困户所思所盼,乡亲们也将他当成亲人,有啥知心话都和他说。

作为村民眼中的“知心人”,王汉文也为当地适龄儿童的教育问题“走后门”。

“吉日嘎岱嘎查里没有学校,适龄儿童上学只能到其他地方。”由于距当地最近的学校隶属于呼伦贝尔市,跨市入学手续复杂,王汉文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跨越1500公里,从城市到乡村的做帮扶工作,王汉文一做就是15年。今年2月,王汉文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表彰。

“到农村以后,乡亲们的淳朴善良教会我很多东西。我扎根乡村,觉得做村民眼中的‘知心人’挺值。”王汉文坦言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