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激活“天然吸引力” 红色资源成青年“爆款”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时间: 2021-05-07 07:45:55

上海共青团善用“青言青语”,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青年心”
激活“天然吸引力” 红色资源成青年“爆款”

五月的上海,因为一抹鲜明的“红色”变得分外耀眼。5月4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等16个红色点位,青少年朋友们用“剧本杀×城市定向”的方法进行红色大寻访接力;5月1日至5月4日,数以万计的淮海路青年游客在路过渔阳里广场时,走进主打全息影像的“时光之镜”,体验与5位早期共产党人的穿越对话。

如何让年轻人对党史感兴趣,如何让党史教育深入“青年心”?在国务院新闻办专门为上海举办的“初心始发地,再创新奇迹”发布会上,一名香港记者对国际大都市上海如何让年轻人对党史感兴趣重点发问。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重点介绍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主题团课:“不久前一堂名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网上主题团课,吸引了全国4800万名青年参与,发布当天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6.9亿。担任首期领学人的是B站一位头部UP主。这一课程成为年轻人中的爆款。”他还向中外记者“安利”了上海青少年红色大寻访、十万少年看浦东等项目,“这些活动深受年轻人喜爱,有些是组织的、有些是年轻人自发创造的,希望你们来上海看看。”

记者注意到,如何让青年人学好党史、懂得初心,始终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最关注的问题。“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对青年有天然的吸引力。我们要用青年人喜欢的形式把这种天然吸引力转变为青年爆款。”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官剑告诉记者,团组织的目标是——让那些奋斗在上海的青年,无论身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能在身边获取党史学习“小爆款”。

---------------

用好“青言青语”

如果说上海已有的红色资源是“基层建筑”,那么用青年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的“青言青语”学党史则是一种“上层建筑”。上海是全国红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100年前,它就因为充满活力、青年工人基数大、知识青年基数大而成为青春政党的首选思想发源地;100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一座充满青春气息的城市,特别需要“青言青语”为思想再巩固、再提升出力。

打开年轻人喜欢的喜马拉雅App,你能在主页面上看到《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渔阳里来信》弹窗。这部广播剧一共12集,是上海共青团这两年一直力推的互联网音频产品。12封来信的音频记述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以及共青团早期组织领导人的青春故事。同时,“青春上海”B站账号发布了《渔阳里来信》的12集动画视频。

直播也被提上了日程。2020年上海共青团五四大直播聚焦“青春战疫 聚力前行”,在青春上海B站、微博等同步上线。今年五四青年节的红色大寻访,依旧能在这些平台找到直播入口,把“行走的党史课堂”随身携带。

这次寻访,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起点、以杨浦滨江为终点,寻访纪念场馆、旧址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上海城市发展新地标,近千名上海青少年及各领域优秀青年代表在参与融合了“剧本杀”玩法的城市定向中,通过实地探访打卡,在行走中学习党史。

90后的罗旭是本次活动设计方——“镜土”团队的总编辑。过去,他从未想过“剧本沉浸游戏”能和“学党史”组合在一起。他在网上查阅建党百年来各个关键节点的历史,实地走访、认真听讲解、仔细做记录。多次讨论学习后,罗旭和他的团队将故事类社交与室外定向赛相结合,而这些故事的主体,主线就是党史故事,“连接起来后,特别生动有趣。”

善用“青春代言人”影响更多青年

对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海共青团还抓住了“青春代言人”这个关键角色。

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UP主“老番茄”是上海共青团的“老朋友”。在2020年“青春战疫 聚力前行”上海青少年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系列直播活动中,他是对话“张爸”张文宏的三名青年之一。因为他的人气,当天的直播弹幕分外热闹。

而那场被周慧琳部长点名的主题团课,主讲人正是“老番茄”。2021年3月15日,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新一季青年大学习正式上线。镜头前,抱着团团玩偶出现在网上主题团课第一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的领学人,不是团委书记,不是体制内人士,也不是大学教师,却是内容创作者“老番茄”。在他的带领下,青年跟着镜头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南湖红船等,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搞清楚“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三个基本问题。

这一季第一期青年大学习上线4天后,“老番茄”在B站上传的视频里,弹幕不断出现“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的口号,他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动更多青年一起“大学习”。这期团课吸引了全国4800万名青年参与,发布当天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6.9亿。

在线上,头部UP主是青年最爱;在线下,密室逃脱是青年最爱。

奇闻密室策划师兼创始人陈晓明和上海共青团结缘于2020年共青团中央的“我和我的家乡”——“青春购”5·10专场直播,作为五位新兴职业者之一,他被团上海市委推荐到了镜头前。

结合建党百年,他受邀参与红色大寻访系列活动策划,并与团上海市委、团静安区委、复旦大学团委合作,出品红色主题密室《红色恋人》——在800平方米的空间里重现渔阳里、四行仓库等一系列上海红色地标,让“密室+学党史”变为现实。

当青年玩家穿起百年前的学生装完成密室逃脱任务时,他们的“烧脑”主题教育就开始了。

“密室可以成为青年走出家门进行团队合作的社交方式,也可以在沉浸式的剧情中传递红色精神。”陈晓明介绍,《红色恋人》自春节档推出后,3月进行了再次打磨设计,目前已有近千人次进行了体验,五四期间场次爆满。

体制内外青年都能找到“感动点”

上海共青团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始于“青年爆款”,却绝不止于“爆款”。“一场、两场,或者十场、二十场活动成为爆款,并不代表我们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有足够大的覆盖面和持续性。毕竟,这还是一个追求常态化的事。”上海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过程中,团上海市委把体制内、体制外青年全都纳入了考量范围。常态化、覆盖广的党史学习,才是更普遍、更具复制推广价值的学习方式。

如今上海机关青年中形成了党史学习新风尚——“阅读马拉松”。“学百年党史 聚奋进力量”2021年上海机关青年“阅读马拉松”超级赛吸引了市级机关系统60余家单位400多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参加,覆盖人数超过7700人。比赛采取“读、写、讲、评、用”开展长期阅读竞赛,鼓励机关青年扎实学好党史,汲取前行力量。

上海市委办公厅90后党员潘安安在新一季“阅马”启动现场为新赛季选手应援。这名酷爱阅读的青年在去年阅马超级赛中与队员们一起读原著、学知识、品真理,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潘安安爱看理论类、经济类、历史类书籍,长达6个月的比赛中,每天都和组员们互相提醒完成打卡任务。阅读《潮涌东方:浦东开发开放30年》,他感受到浦东的沧桑巨变,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江新语》语言简短、凝练,描绘生动、思想深刻,其中提到的《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对他工作特别有启发。

青年学生,更是团组织关心的重点。上海学校共青团开展“百团、百人、百课、百歌、百队”系列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100支大学生党史宣讲团、17支中学生党史宣讲团于4月-6月期间,面向大中学生开展党史主题宣讲活动。

除了有同龄人宣讲员,还能与各行业青年“梦幻联动”。复旦大学团委上线了首批60门“人民城市”青年讲师团系列团课,供各级团组织预约。校团委邀请全市16个区及相关行业的近百名优秀青年组成“人民城市”青年讲师团,围绕“历史场景”“改革情景”“基层实景”“奋斗前景”四个主题,走进团支部为青年学子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城市建设、基层治理、行业发展的鲜活案例。

而针对体制外青年,上海共青团将课堂送进公司。“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专场活动扎实拓展到了线下高校、园区。

浦东软件园有白领青年上万名,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式上线时,专项活动走进了浦东软件园,利用午间一小时,“两新”青年学习党史知识。

现场还设有敞开式小舞台,拿着麦克风的市级青年讲师团成员肖鹏讲起微团课《脱贫攻坚 使命与奇迹》,拉开了上海青年讲师团党史宣讲的序幕。这样小规模、面对面、互动式的党史宣讲是团上海市委针对新经济青年群体的新探索。

“在宁夏西吉,一盆热水7个人用,常吃的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肖鹏用3个小故事说脱贫攻坚,让白领青年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我印象中上党课是十分严肃的,没想到这样面对面的党史宣讲那么生动有意思。”白领小张感叹。

据悉,专场活动将常态化开展,走进沪上多所高校和园区,推动党史宣讲课程覆盖更多青年学子、企业青年。

在线新经济企业青年也有阵地学党史。2020年,在团市委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等6家红色场馆与B站、阅文等在线新经济企业代表的团组织启动了“初心100”红色共建行动。

今年1月,在线新经济企业得物App正式成立团委,并启动“青春心向党,得物正当潮”系列活动。五四期间,得物党团委走进“渔阳里”,由90后青年担任宣讲员,讲述渔阳里的党团史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通讯员 周胜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