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保:择一事终一生,为了历史建筑的下一个百年
我最大的心愿,是市民游客在参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时能由衷赞叹:师傅,你们做的哪是泥工活,分明是艺术活儿!
人物小传
吴公保,生于1959年,1994年11月入党。1979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房屋修缮工,先后参与外滩海关钟楼、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友邦大厦、浦江饭店、马勒别墅等优秀历史建筑全项目大修,陕西北路369号宋氏花园住宅零星修理工程等。凭借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相关项目先后荣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红花杯”优质工程奖。吴公保也先后获评“静安工匠”“上海工匠”,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个人)质量金奖。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年逾六旬的吴公保同往常一样,巡遍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各个施工作业点,一圈下来满头大汗。作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项目负责人,他需要对所有的修缮工艺细心指导、仔细查看、严格把关。
在他身后,辅德里的8个门洞16根门柱焕然一新。砖红色门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百余年前工匠用花岗岩书写的“腾蛟起凤”经过修缮保护重展新颜。
修缮工地上,所有人见了他都招呼一声“吴师傅来了”。他应得乐呵,觉得“这样很亲热”。这声“师傅”,是大家对有一技之长者的朴素称呼,是对这位“老法师”的敬重,更是对吴公保精细、精准、精湛技艺的肯定。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2017年,以吴公保命名的工匠工作室创建成立,他以此为平台,通过名师带徒形式,不断培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的接班人。
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市民游客在参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时能由衷赞叹:师傅,你们做的哪是泥工活,分明是艺术活儿!”
一辈子“阅读”老房子的匠人
修老建筑难,难在还原旧材质、老工艺,更难在还原历史建筑的精气神。
吴公保这样形容每一幢“老古董”:“就像是一部精彩的小说,越读越有滋味。但真要读懂,还得有深厚的文化阅历和专业功底。”他一读就是四十多年。
1979年,20岁不到的吴公保入行成了一名房屋修缮工。刚进单位那会儿,他跟着师父学习木工技术。那时候很年轻,他也曾因为枯燥耐不住“冷板凳”。但师父循循善诱:干这行,好比修行,要沉下心来,安心学、精心练。
吴公保开始钻研、磨练木工技术。老建筑的地板最金贵,一点毛刺不能有。于是,在师傅指导下,他常常跪在地板上,寻找合适的角度、方式,一点点用木工短光刨子刨平数百平方米的硬木地板。一条工裤不到三天,膝关节全破了。但这样刨出来的地板:细腻、光滑、锃亮,“可以清晰地照出面孔”。
1994年,吴公保光荣地成了一名共产党员。此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实、做精、做细、做到极致。他先后参与了外滩海关钟楼、友邦大厦、浦江饭店、马勒别墅等老建筑的大修,并在修缮工作中潜精研思。
海关钟楼,外滩万国建筑群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如果要为外滩选一种“标志性声音”,老上海必定说:“海关钟楼的钟声”。
2007年,海关钟楼首次停钟大修,吴公保和团队修缮时始终“如履薄冰”:“肯定得小心呵护,生怕动作重了。”当时的最难处,莫过于给大钟上的指针重新上漆。“机械钟老了,发条不能轻易调。指针上的油漆不是随便刷的,油漆刮下来重新上都要称好分量,轻一分重一厘,指针的精确度就会有偏差。”
深思熟虑后,吴公保与团队先将湿油漆试刷在光滑的金属板材上,等晾干后再刮落下来称分量,与从大钟指针刮落收纳的油漆碎屑进行比对。几次实验后,确认好了分量,才真正进行粉刷。
创新工艺,啃最硬的“骨头”
记者第一次看见吴公保,他正手把手地给工人示范如何用原始嵌缝工艺补嵌清水墙砖缝。低头凝神的模样,就好像一位老母亲替远行的游子缝补衣服,线起针落都是情真意切。
“中共二大会址,贯穿了我的修缮生涯。”他对中共二大会址抱有很深的感情。这也是他跑得最勤、“泡”得最久的地方。
1999年,为配合延中绿地一期工程建设,辅德里地块上的这片保护性建筑保留了下来。2001年,建党80周年之际,吴公保参与到了中共二大会址的室内外整体修缮改造。当时也采用“修旧如故”的实施方案:小青瓦屋面、山墙清水彩牌头、烟囱、柱头雕花饰件、石库门石箍石套等,均按原工艺修复,恢复原有石库门里弄建筑特色。“修缮过程中,作为共产党员,他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比如,受力柱拆不拆?怎么拆?
原来,纪念馆为两层楼石库门建筑,根据设计图纸,序厅必须打通一二层楼,提升整体高度,让视野更开阔。但中共二大会址属于石库门砖木结构,每个房间均由柱子受力支撑二楼,如果受力柱拆除,老建筑的结构安全面临挑战。吴公保和项目团队一起足足商量了两周,拿出一套可行方案——通过三管齐下的办法来解决难题,首先,在南北承重墙加柱子;其次,加局部剪力墙分解受力;另外,采用地下补桩夯实地基。这个方案创造了上海石库门建筑的一项新纪录。
如今,走进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序厅,一面火红、宽大的党旗映入眼帘。党旗前,共产党人群塑栩栩如生,整个序厅庄严而凝重。
另一次创新突破是清水墙的“灯芯草缝”圆灰缝工艺。常规外墙嵌缝宽度约为5-6毫米,但为了更凸显老建筑风貌,吴公保及其团队不断改进与优化施工工艺,把此次外墙勾缝的宽度控制在3毫米,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叫我一声‘师父’,就要为师为父”
吴公保,对自己严;对徒弟,也严。“他们亲热地叫我一声‘师父’,就是为师为父,我要对他们负责任的。”
为了更大范围地传承保护修缮的工艺手法,2017年,他所在的上海静安置业集团创建了“吴公保工匠工作室”,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和优势,扩大工匠精神和品牌效应,培养一批独立操作的岗位能手,“这也是党员的使命”。
徒弟们眼中的师父,总是亲力亲为、精益求精。去年夏天,申城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吴公保带领保留保护建筑事业部的徒弟们,登上张园保留保护建筑屋顶进行实地勘查。“40℃高温的炙烤下,屋顶路面犹如不断加温的铁板,踩上去都困难,更别说是在上面勘查了。但吴师傅坚持对建筑的每一处细节进行仔细比对、讨论研究”。
“师父精益求精,为门楣的配色就调配了16次小样。”徒弟黄俊雄说,现在他也成长为此次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项目的项目经理。
徒弟黄永海,已经在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的保护修缮工作中独当一面。他延续了师父的“独家手艺”,在做清水墙外立面的灯芯草缝时,不使用任何化学或是机器加工的材料,以石灰、黄沙和稻草筋等手工混合而成的纸筋石灰替代,纯手工虽然复杂,但能保证墙体多年不渗水。
黄永海说,师父教会他的,除了技艺,更是一份用心,“修缮历史保护建筑,每一块砖瓦都浸润着工匠的心血”。
“这些技术工艺就是这一行代代相传的看家本领。”吴公保和徒弟们说,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只要有人愿意学,天南海北他都愿意教。就为着,这些重要老建筑的下一个百年。摄影:叶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