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他们:凭着“一寸匠心”,要筑湾区长虹

来源: 南方日报 时间: 2021-05-02 11:30:43

在工地上的吴旭东。受访者供图

在工地上的吴聪。受访者供图

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科技创新,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挺起了交通发展的脊梁;坚定信仰,他们把党员的初心使命与救捞人的情怀播种在大海上;立足本职,他们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道路安全监管科技水平;敬业奉献,他们把平凡的工作当成挚爱的梦想……交通人用汗水和泪水彰显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每一位交通人要响应党的号召、坚定理想信念、奋力拼搏奉献,争做发展中的奋斗者、创新中的追梦人、岗位中的主力军,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力量,在祖国大地上描绘出一幅灿烂夺目的光辉画卷。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让我们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聆听交通人奏响的一曲曲激情澎湃、催人奋进的劳动赞歌。

深中通道S08标项目经理吴旭东:

匠心,管控每一方混凝土

伶仃洋上,阳光直射。黝黑的脸、轰鸣的机器,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

夜幕降临,父亲钻研图纸,孩子认真学习,时而传来几声孩子向父亲的讨教声——每逢节假日,在深中通道S08标项目经理吴旭东的办公室,总会有这温馨的画面。

今年“五一”假期也不例外。“假期一般都是让小孩过来暂住,趁着机会多点跟小孩交流感情。”吴旭东愧疚地说,因为另一半也是工程师,假日多半也是在加班加点赶任务,只能挤着时间陪伴孩子。

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自深中通道S08标开工以来,吴旭东带领建设团队优化方案、锐意创新,填补了国内沉管技术空白,取得了零的突破。

1 把每一方混凝土质量管控到极致

深中通道项目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其中,S08合同段由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包括沉管段E23至E32共10节管节的预制、浮运航道开挖、管节浮运、隧址基础处理、管节沉放安装、管节回填、管内施工作业等。

在项目主体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简称砼)作为沉管隧道的核心填充物,其质量直接关乎着沉管隧道的使用寿命。

由于标段面临大方量高标号自密实混凝土连续性的浇筑,对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极高。混凝土自身配合比的复杂性,加上外部因素无论是大气湿度、温度、运输时间不稳定性,都会对高流态的自密实混凝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事关百年工程的质量问题,不容得任何马虎,我们必须坚持每一个管节都是第一个管节,每一个隔仓都是第一个隔仓的原则,确保用每一方优质的混凝土来保证每一个隔仓的质量的建设理念,确保把好自密实混凝土质量关卡。”吴旭东说。

为此,拿出可靠方案后,吴旭东组织实验室不停试验,通过开展实战演练,确保各种环境下输送到正式管节隔仓的混凝土都是最完美的。由此,团队研究出了“高流动、高稳健、低收缩”的自密实混凝土,该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沉管预制工艺上为国内首例。

在2020年至2021年上旬,项目部连续提前完成了E32、E31和E30三个管节的预制工作,已经预制完成的3个管节自密实混凝土脱空检测各部位的密实度均达到97%以上,为深中通道全线建设赢得时间、赢得主动。

团队先后获2020年度上半年优质优价“实体质量达优奖”、2020年第一阶段劳动竞赛“节点奖”“产值达标奖”“优秀班组”“金牌班组”“团体金牌奖”及“金牌检测组奖”等荣誉奖项。

“这些荣誉的由来,正是他对‘砼’质量的执着和固守。”团队成员纷纷点赞吴旭东对品质的坚持。

2 研发智能浇筑机器人替代传统浇筑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的设计特点,管节隔仓数量多,自密实混凝土方量大,浇筑连续时间长,使传统人工浇筑无法满足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为‘砼’找到最好的搭档。”吴旭东坚决引导全面引进“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理念,积极组织项目建设团队自主创新研发智能浇筑成套设备,大大提高沉管管节预制效率。

如今,在浇筑现场,随着平板电脑一键按钮,平板屏幕反馈着各样的参数,智能机器人自动寻位,自动接料,自动下料等动作一气呵成,为超级工程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3 疫情中实现一个月一个管节浇筑目标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为深中通道的建设带来严重不确定因素。

正值春节,为降低风险,保证工期,吴旭东组织项目部一手抓牢防疫、一手抢抓生产,保证全部人留岗生产,同时确保工人福利补贴落实到位,既让留守人员感受春节温暖,又保证项目施工进度。

2020年春节期间,项目部根据施工生产任务倒排工期,调整班组现场作业时间,施工现场24小时连续浇筑作业,掀起各工序施工大干快上的热潮。

项目在提前完成E32、E31两个超宽、变宽管节浇筑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E30管节纯浇筑工期缩短至32天,实现了“一个月完成一个管节”的浇筑目标。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心里也确实忐忑,幸亏抗住了风险,留守过年,根据疫情后面的发展趋势,最终也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吴旭东回忆说。

匠心筑梦,大国崛起。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保利长大深中通道建设者仍然坚守岗位。他们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传奇。

深中通道S05标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吴聪:

匠心,锻造不悔青春

“我生在南海之滨茂名,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为广东造桥、为湾区筑虹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使命。”这位对桥梁念兹在兹、孜孜以求的桥梁工匠,是深中通道S05合同段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吴聪。

20多岁的启航之年,他参与修建珠“华南第一桥”珠江黄埔大桥,四年历练,他完成了由学徒到工程师的转变。

30岁的搏浪之年,他在世界超强涌潮区的嘉绍跨江大桥施工一线填补行业空白,一个四年,他从而进阶至行业匠人。

40岁的反哺之年,他在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海上施工平台上托起湾区巨龙,海浪颠簸,其心如怡。

在一个又一个的超级工程,吴聪在跨江越海中锻造不悔青春,练就工匠精神。

1 拼搏创新 由徒到工的蜕变

珠江黄埔大桥通车至今已十多年。说起当年建设黄埔大桥的故事,同事们对吴聪“鲜明的黑色、匆忙的背影”依然印象深刻,同事们甚至戏称他为“吴匆忙”。

2004年开建的珠江黄埔大桥,主跨1108米,是当年华南地区仅次于虎门大桥的又一座超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对工作仅仅一年的新人吴聪,在松软的珠江口建设如此超级工程,考验巨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挑战,吴聪把它看成圆梦的历练场与进步的加压器。

建设初期,吴聪像颗钉子“钉”在施工现场,桩基施工的钻进要点、混凝土浇筑的流速与导管置换规律、工人与机械的组合与排列、图纸与施工方案的衔接……半年时间,这颗“钉子”的从生铁炼成了青铜,吴聪成了全项目资历最浅但能力最全的工段负责人。

行成于思见真章。为了克服珠江黄埔大桥设备空白、工艺工法不足等困难,进一步提升作业进度,确保建造质量,吴聪参与设计了紧缆机、缠丝机及跨缆吊机等施工装备,对悬索桥端梁安装工艺等进行了设计和研究,解决了特大跨径悬索桥的一系列施工难题,丰富了保利长大公司在建造虎门大桥后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储备。

2 打硬仗战难题 从工而匠的蝶变

经四年建设,黄埔大桥雄踞一方。业有所成的“吴匆忙”随着黄埔大桥骨干团队转战国家乃至世界的超强涌潮区建设嘉绍跨江大桥。

2009年,不到30岁的吴聪成为保利长大嘉绍跨江大桥项目年轻的副经理。大桥位于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为世界最强涌潮区,河床宽浅、潮强流急、涌潮汹涌,最大水深10米,潮水每日两涨两落,交叉往复,最大潮差8.59米,平均潮差6.44米,桥位附近涌潮流速可达9.0-10.0米/秒,被誉为“中国最难施工的桥梁”。

工段负责只要对一个施工点负责,副经理则是项目全盘施工生产的舵手,是难题的直面者,是硬仗的冲锋队。

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吴聪抢占时机搭好施工栈桥,完成强涌区深埋式承台施工、强涌区独柱四索面分离式钢箱梁、21.5米大变幅大吨位桥面吊机钢箱梁吊装施工等。

冬天,钱塘超强涌潮区的寒风刺骨,生于广东的吴聪却在与家人的电话里表现出一腔热血:“等桥梁建好,我要带着真功夫回广东去建设更大、更难的桥梁!”

2014年,已成为桥梁工匠的吴聪回到广东桥梁建设战场。不到35岁的他,成为保利长大潮惠高速榕江大桥的项目经理,项目建成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此后,他又到超级工程虎门二桥(南沙大桥),驻点参与狮子洋上260米高空桥梁上部构造施工。

3 沉着坚守 砥砺奋进

2018年,吴聪的桥梁人生迎来了高光时刻——他被委任为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标常务副经理。广东人建广东桥、广东桥圆湾区梦,吴聪与伶仃洋大桥的相遇,是15年后的砥砺奋进。

伶仃洋大桥主跨1666米,主塔高达270米,是全球主塔最高、锚锭直径最大的全海上超大跨径悬索桥。

伶仃洋大桥施工现场离岸11公里,施工人员吃、住都在海上施工平台。海水之下,每一根桩基的垂直度、每一个孔径的宽度、每一方混凝土的塌落度,都关乎着桥梁水下基础的品质。

这些肉眼看不到、过程难把控的工序,吴聪一定守护在施工一线。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4月,56根桩基、56场守护、56次“首件制”、56次下午开盘午夜连轴转的坚持、4次突发事故急速解决。他像一根定海神针,给伶仃洋大桥质量保险,也给新一代技术员力量加持。“吴聪的坚守让他们漂浮的心沉着,让他们躁动的青春平静。”很多90后的年轻技术员表示。

就是在这种沉着和坚持下,伶仃洋大桥西主墩的施工进度一路高歌:2019年10月,56根超120米长桩基础施工完工;2020年2月疫情期间复工及大干,2个超大钢套箱顺利下放;2021年初,15天内连续4次混凝土浇筑超1.2万方,国内暂无先例。

“我是南粤大地土生土长的儿子,遇上了国家桥梁发展的好时代,我梦想中不仅有珠江口的超级工程,还有未来琼州海峡、台湾海峡大桥,那是我小时候踮起脚尖遥望大海的梦想。”吴聪满怀期待。

记者 袁佩如 通讯员 郑武星 王云利

关键词: 他们 凭着 匠心 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