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丨走进三江源“野生动物”王国[组图]
4月20日,在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一只狐狸盯着一只迁徙的藏羚羊。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也明显上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4月20日,藏羚羊在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活动。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也明显上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2016年6月7日,一只狼在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与几只藏羚羊对峙。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也明显上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2016年12月1日,一头野牦牛在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内活动。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也明显上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2019年10月19日,藏野驴在三江源地区活动(无人机照片)。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也明显上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2016年12月1日,野牦牛在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活动。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也明显上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2016年12月2日,藏野驴在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内活动。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也明显上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