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关键在家长
近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4月10日《光明日报》)
最近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化解“幼儿园小学化”提出了诸如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等解决路径,但笔者以为,“幼儿园小学化”,表面上看是少数幼儿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违规办班辅导小学课程,其实,幼儿园这么做,家长才是其真正的幕后推动者。
“一定要提前认字写字学拼音”,面对即将“幼升小”的孩子,不少家长从一批又一批小学生家长的“教训”中得以“领悟”。于是,每届小学新生中总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为入小学提前做了知识准备的学生,他们已能读写汉字和拼音、已会百位数加减、背诵乘法表;另一部分是零起点的学生。毫无疑问,那些零起点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是完全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要求去做的,而已经学过不少小学语文、数学知识的孩子,一部分是原先的幼儿园超前学的,更多的则是家长们带着孩子在社会上培训机构提前学的。
家长之所以让自己还在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无非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小学生的学业竞争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各种渠道冲击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学习压力早已下移到幼儿阶段。在家长看来,比别人家的孩子早点起步,就可以把那些零起点的孩子抛在后面,殊不知,超前学习小学课程,让小学一年级孩子起点不一,给一年级教师的组织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此外,已经学过拼音、算术的孩子再听老师讲时,就没有了初学者应有的新鲜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
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健康、习惯养成、社会交往以及学习品质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入学准备,让儿童对小学的生活有积极的期待和向往。
所以,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关键在家长。《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幼小互通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这是解决教育生态的关键。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这也就是说,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教育主管部门不能眼睛只盯着幼儿园,而应该考虑到家长的因素,让家长消除焦虑,配合学校做好幼小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