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去年支援武汉的普陀人有说不完的话……
2020年的春天,武汉从疫情停摆中重新律动,2021年的春天,这座英雄的城市已焕发出勃勃生机。驰援武汉,普陀的27名医护人员先后奔赴战“疫”的最前沿,看着浴火重生的城市,如今春花烂漫,游人如织,他们的心里有着太多感慨。
图片说明:在武汉救治病患(左)在医院诊治病患(右)
上午刚开完学术会议,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兼结核病科主任王雄彪马不停蹄地开始看诊。直到中午,一通来自武汉的电话让他停下了手上的工作。
“我们队长过来了,说是你们那里基本上恢复了?那边很热闹了吧,我看新闻里讲那个汉街好像人很多很热闹。”“恢复了正常秩序了,去年街上没有人流也没有车流,现在车水马龙,热闹极了,解封一年了,很想念你们的。”与武汉三院神经科副主任黄勉聊着解封后的变化,经历过最艰难的抗“疫”之战,王雄彪深深感受了武汉的英雄之魂。“我们是在解封前离开武汉的,在青浦的隔离点听到这武汉解封消息的,非常开心,这是我们每个参加过这场战役的人才能感受到的。”王雄彪说,武汉真的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因为武汉所有的人都参与了这个战斗,并不只是医务人员,是所有的人,哪怕就是待在家里也是一种战斗。
想到现在正在构筑全民免疫屏障,申城的市民踊跃接种疫苗,王雄彪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为抗疫作贡献。“大家的参与来打疫苗啊,包括大家戴口罩都是对防疫的一个贡献,我们每个市民都应该做抗疫的英雄。”
图片说明:在武汉调配药剂(左)在接种点引导人流(右)
在宁川路大型疫苗接种点,张玲和缪淑敏曾经一起援鄂,在同一个医院并肩战“疫”,现在又成了疫苗接种点的“战友”。负责接种点护理人员管理的张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忆起驰援武汉的那段时光,既感动又心酸。她告诉记者,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没有这样的深刻感受,到达武汉的时候是大年初四的晚上,整个城市都很寂静,都没什么人,只有霓虹灯在闪,诉说曾经的喧嚣。第二天她和缪淑敏就去了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承担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那时候的感觉很难受,心里非常的难受,眼前都是患者,我们很想救他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眼泪从眼眶里滑落下来。当时她们救治的一对上海老夫妻,得知她是从上海来的,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看到两位老人平安出院,我们都很开心,默默地祝福他们。”武汉“解封”一年,张玲最想做的就是回到那里去看看那些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伙伴,去看看现在活力四射的武汉。“回来后,我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之后就到了接种点,一直没有机会回去看看,有点遗憾,但等疫情结束了,我们一定要回去看一下。”
图片说明:在武汉教小患者画画 (左)在接种点预检(右)
正在为接种人员预检的缪淑敏对武汉“解封”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她最向往的是,等到筑好全民防疫屏障,要带着家人去武汉,去那个她战斗过的地方。“刚去武汉的时候,那个地方真的是没什么人,也没什么车,有点凄凉,大街上就几个人在走,都是医务工作者,他们脸上都是很沉重的表情。”看到新闻里,现在的武汉春意盎然,樱花烂漫,阳光明媚,游人如织,她想一定要带儿子去看一下。
正是因为经历了武汉最艰难的战“疫”,缪淑敏又一次义无反顾地主动请缨,坚守在了防疫的另一个战场。“我们是援鄂医疗队员,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以身作则,能够参加疫苗接种工作,能为国家防疫事业做一点事,我还是挺开心的。”
图片说明:在武汉为医护人员做心理疏导(左)在工作中与同事交流(右)
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周丹,也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在武汉的协和医院、江汉方舱、武汉肺科医院都留下了他战“疫”的身影。在武汉解封一周年的日子里,他最惦念的是那里的人和那棵他和队员们亲手栽下的樱花树。“我们主要是心理援助,也针对病人,还有医务人员,因为他们那个都高强度的工作了很长时间了,还有包括医疗队的人。他们是做生理上的治疗,我们是做心理上的援助,缓解他们的情绪。”周丹告诉记者,武汉“解封”一年,他最想念那些一起战斗过的伙伴,还想去看看那棵樱花树。“他们又给我们换了牌子,上次拍照给我们。3月份协和还寄来邀请函,邀请我回去,因为正好跟单位的工作冲突,就没回去。我们队里面可能7月份要回去一趟。”
图片说明:在武汉冒雨消毒作业(左)在日常工作中的张亮(右)
“武汉解封一周年,我特意去翻看了去年的新闻,那个场景真的很壮观,也很感人。”一年多前,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亮驰援武汉,在武汉做现场消毒、培训社区人员防疫知识、讨论案例......这些他都历历在目。一年后,武汉樱花再次盛开,一切回归正轨,他也为自己能用专业知识为抗疫出一份力而感到莫大荣耀。“这份宝贵的经历使我勇于面对专业挑战,在实践、科研等领域做出更多的成绩。”
人间四月天,樱花玉兰遥相望,武汉“解封”一周年,欢笑重逢的日子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