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精准施策,健全发展学生党员培养体系
(上海基层党建网)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坚持把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作为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根据大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特征,开展不同层级和内容的教育培训,构建发展大学生党员五级培养体系,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入党启蒙期加强党章学习和时政教育,以党建带团建,瞄准“潜力股”
新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处于可塑状态,需要抓住机遇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培养好党员发展的“潜力股”。学校创设星合政务学院,招募优秀学生,邀请市委党校、党政机关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主题讲座和研讨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政务型人才。同时以党建带团建,依托团委开设入党申请人培训班、青马班、大骨班、学生骨干培训班等,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大学生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重点围绕党章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分章节系统地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结合历史事件、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增强知党爱党信党的意识,加深对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加强党史党情教育,将培养教育融于日常表现,培育“好苗苗”
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阶段,依托校院两级党校,共同谋划和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教育培训以党史党情教育为重点,通过系统教育和全面培训,让入党积极分子充分了解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明晰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自觉端正入党动机,早日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建立全方位考察机制,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与其平时表现相结合,要求党支部把入党积极分子日常表现纳入考察范围,将政治品格考察融于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既在工作中看品格、看担当,也在生活中看细节、看操守,重点关注其入党动机,对党是否忠诚老实,是否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及时发现和培育“好苗苗”,并实行政治表现“一票否决制”,杜绝“两面人”。
发展对象考察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依托各基层党组织精准发力,打造“后备军”
在确定发展对象前瞄准“好苗苗”精准发力,依托各基层党组织全面排摸入党积极分子综合情况,建立培养信息库。采取入党答辩、综合评价等方式把对党忠诚可靠、积极上进、作风优良、工作能力强的骨干力量和思想素质好、群众基础扎实的“好苗苗”列入培养发展对象,做到“早发现、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变“等上门”为“领进门”,引导“好苗苗”向党组织靠拢,培养党员发展的“后备军”。由校党校牵头开展发展对象教育培训,培训内容聚焦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寻访、志愿者服务、学员论坛等各类实践活动,使发展对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并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宗旨和担当意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预备党员考察期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将标准化教育培训与担当作为相结合,磨砺“生力军”
一贯注重对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主要体现在理论培养、形势教育和实践锻炼上。如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预备党员深刻理解“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内涵和要求,引导预备党员自觉规范言行,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四个意识”,遵守党章党规,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设置撰写党性分析报告、党建知识竞赛、先锋志愿服务、红色体验教育、红色影视教育等教学内容,制定并实施“四个一”标准(培训笔记、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党性分析)考核新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磨砺“生力军”,激励预备党员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日常教育期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将教育培训融于支部生活和党员活动之中,淬炼“主力军”
每年开展学生党员主题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宗旨意识融入到支部生活和党员活动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淬炼“主力军”。认真落实完成“三会一课”,按照“支部制定1份学习计划,每个月集中学习1次,开设1个学习专栏,邀请学院领导、辅导员作党课辅导1次,每名学生党员撰写1篇学习心得”五项要求,强化学生党支部建设。通过在班级和支部广泛开展“对标”活动和“舵手”结对活动、拓宽实践基地、夯实网上学生党建工作阵地、注重骨干培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激发党员活力,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