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数字化发展 临港既可平地起高楼也需有超前思维应对可能...
来源: 上观 ┆ 时间: 2021-03-29 07:45:48
近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数字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描绘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图景。
愿景美好,实现起来却颇有难度。临港在数字化发展领域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情况落后于发达地区。能否在五年内将规划落地,为未来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临港现阶段存在短板,从长远的角度看,反而不一定是坏事。管委会发展改革处一位负责人解读,《规划》使用“发展”一词,表达的是,临港新片区可以尽情平地起高楼。
另一方面,临港的数字经济产业虽然生产总值不高,但处于蓄势待发的态势。新片区揭牌以来,大量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投产后,这块短板将迅速转化为长板。
而当数字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法律、监管等问题一定会随之而来。譬如,货物从洋山港进关,线下自动检查、流转、通行,相关手续、文书等又全程网办。监管可以“无形”,但不能缺位,怎么办?技术手段是一种解决方式。上周竣工交付的洋山口岸查验区海关查验冷冻(藏)库里,就有全智能生产运营管理系统、全方位可视化视频监控体系。
有些问题,唯有在制度政策上创新突破才能解决。数据的存储、流通,尤其是跨境流通,在法律条文上仍有空缺。应设计怎样的体制机制,让数据安全有序地流动?
制度创新将是临港数字化发展、建设未来城市的重要动能,而临港也已发力——探索先行先试数据跨境流通制度、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通统筹协调机制等重要动作,已出现在管委会相关处室的日程表上。
当数字化发展进行到相当程度后,隐私权的边界、伦理问题等也将成为必须考量的主题。在这方面,临港应拿出超前的思维规划应对。令人欣慰的是,当记者提出相关疑问时,数字化发展规划的一位设计师答道,在所有需要安装物联网终端、传感器的场合,临港都会提前考虑相关问题,“一定会让居民们享受到无后顾之忧的‘数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