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我在高一“读大学” 复旦大学周末先修学堂开课很精彩

来源: 东方网 时间: 2021-03-27 19:16:40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3月27日报道:复旦大学面向上海全市高一学生的周末先修学堂今天迎来了第一课。来自144所高中的高一学生走进复旦大学校园,在教学楼里听课,在食堂用餐,在这个春雨淅沥的星期六,做了一天“大学生”。

生动课堂超乎预料

今天上午,三门课程在第六教学楼同时开设,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启发大家“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的同时,哲学学院教授杨泽波,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也分别在“先秦诸子”“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课堂上激情澎湃地授课,并不时与大家交流互动。

“如果你请朋友去一个很高档的餐厅吃饭,却只点了一份薯条,是不是不太合适?这就是我们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张军说。

“如果你在抽烟,就会妨碍到身边的人,或者说你排污、制造噪音,都会影响到他人,这就叫负的外部性,这就是科斯定理研究的内容。”

除了举例子,张军还与同学们保持着互动。

“有没有同学给我一个例子,什么是正外部性?”张军问。

“教育!”有同学回答。

“对,教育,还有医疗都能提供正外部性,比如疫苗接种,你打了疫苗,就为大家提供了正外部性。”

张军教授的经济学课堂

今天,除了科斯定理外,张军还在课堂上讲解了MM定理和萨缪尔森定理,据他介绍,自己精心挑选的三个定理涵盖了经济生活中“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讲MM定理前,他向同学们提问:“如果你想卖披萨,应该切4块还是切8块?这其实讨论的是一个公司资金构成的问题”,同学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瞬间被激发,大家纷纷屏息思考;在通过萨缪尔森定律讨论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时,同学们表现十分积极,奋笔疾书,还有同学把自己的观点与困惑记在了纸上,期待向张军老师请教。

在课后提问环节,不少同学提了问。来自市西中学的卢雪莹为了上这门“高深”的课程提前做了不少预习,还特地买了一本《宏观经济学》来啃,不过课堂效果出乎了她的意料。“没想到他给我们分享了很多有趣的经济学案例和故事,我之前一直觉得经济学原理是存活在书本上的东西,通过老师的分享,我了解到了经济原理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的课堂效果也是张军的期待,既要展现经济学的伟大,又要打破经济学在高中生心目中的神秘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尽可能结合实际给大家讲故事外,他在PPT中插入了一些照片,有相应的教科书封面、有相关经济学家的人像等,让大家随时随地“浸入”课程。

课上,冯俊佳坐在教室前排,认真记着笔记。“张教授是中国经济学界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为了让我们听得懂,做了如此精心的准备,我们真的很感动”。课后,他这样描述听课感受。

据张军介绍,共同开设这门课程的还有田素华、寇宗来、陈钊、樊潇彦等经济学院老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他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避免像教科书一样给大家讲授经济学,“希望这门课程能够让高中生们对经济学殿堂的神秘感消除,让他们知道其实经济学其实是很落地的,要把世界变得简单,可以琢磨,可以触摸,然后也可以量化”。

哲学学院教授杨泽波的课堂

为高一学生“量身备课”

据张军介绍,为了上好这门课程,他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来准备,为了适应高中生的知识结构,他尽可能找寻合适的故事或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日常生活现象如何引发经济学家的理论思考。

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备课时,姚大力也在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把课程讲给高中生听。在他看来,这门课的意图主要在于“展示”,“把有强烈兴趣的中学生带到学科前沿地带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光和气氛,向现有认识边界以外那个尚未被探明的神秘空间张望一番。”设计课程时,他计划采取一种“复线式教学”的方式,以线上交流和堂上讲评方式辅导下的课外阅读,与堂上的全面讲授并行推进。“两条线,实际上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中西文化交流史。”

物理学系教授沈健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为了带同学们领略最前沿的物理学知识,开拓大家的视野、激发对于物理学的兴趣,他在“物理学的新启示”课程中选取了凝聚态物理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要把如此艰深的知识讲得生动易懂,让同学们获得最好的听课体验,谈何容易。

“单纯的理论或者公式可能比较枯燥,高中生们也难以理解,因此我决定采用图片和动画为主的方法”,为此,他把多年积累的成果做了近百张图片和动画,几乎每一张PPT都是通过图像或者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此外,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他会选择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比如为什么手机和电脑尺寸不变,但功能和存储信息却能越来越大?这样的发展达到极限后应当如何寻求突破?磁铁的磁性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磁性的形成与我们将要寻求的新的信息载体间有怎样的关联?以好奇带动兴趣,以兴趣引导钻研。

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世耀认为,对临床医学有一定的了解,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上的一节“必修课”,这也是他在此次备课过程中一直秉持的理念。他选择讲授的内容“内镜境界与消化系统疾病”听起来非常神秘,同学们却一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胃肠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管子到胶囊,从看表面到能看内部结构和周围脏器,从单纯诊断到可以进行治疗,内镜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他认为,这既可以增加同学们对于医学的兴趣,也是一堂重要的科普,毕竟“对医学多一些了解就是对健康多一些了解”。除了消化内镜技术外,影像技术、妇产科、儿科、内分泌、眼科等都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他协力合作的五位专家老师分别深耕于这些领域且卓有建树,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帮助同学们描绘出更全面的临床医学图景。

在他看来,医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社会学,人文、伦理、法律等问题都嵌套其中。为了从医学的视角出发带领大家更立体地认识世界与社会,他反复思考,多次对课件进行修改,把医疗风险、卫生资源、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穿插在了授课内容中,“用医学来引导大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是我在这次课程中对于自己的一个要求”。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的课堂

在高中阶段培养基础学科志趣

据介绍,本次先修学堂依托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十大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首期共开设包括十大基础学科等复旦大学特色优势学科在内的13门课程。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傅妍清一直对医学很感兴趣,却缺少深入了解,先修学堂报名一启动,她毫不犹豫就抢了“临床医学探秘”这门课,在她看来,复旦大学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口,让她有机会在高中阶段触摸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

上海南汇中学的高一学生吴瀚从小喜爱信息、芯片等领域,这次,他顺利报名了“改变世界的芯片技术”,他说,先修学堂不仅可以让自己在高中课本外拓展知识面,还有自己喜欢的“芯片”相关课程,非常开心!

“助力中学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复旦大学一如既往、积极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之一。”教务处处长蒋最敏说。

据教务处介绍,自2014年起,复旦大学便与部分沪上中学试点合作,在高中基础教育阶段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模式,力求建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机制。此次复旦大学周末先修学堂面向上海市所有高中学生,从原有的复旦名师走入中学的形式扩展到高中学子走入复旦校园,进一步强化高中学子与复旦大学的紧密互动,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创新探索大中学衔接培养新模式。

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周末先修学堂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基础学科学习兴趣出发,进行了精心设计,满足高中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需求,授课难度和深度介于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间,有利于高中学生的知识衔接和综合提升。

“我们希望通过周末先修学堂,给予高中生一个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体验大学优质教育的机会。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培养基础学科学习的志趣,树立远大的目标,将个人的规划和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蒋最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