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晨读 | 菜摊两口子

来源: 新民晚报 时间: 2021-03-23 08:00:51

妻子骨折卧床,我充任“马大嫂”,跑起了菜场。

每天去报到的那个菜摊,是妻子“移交”的。第一次临场,与那位白胖的女摊主作了“交接”。目的是不让摊主有欺生的机会。还给她一个“下马威”:妻子是因为买了你太多的菜,骑车不稳,摔了。她看着我,笑了:可不能这么说。

我是个不知菜价、不懂陈鲜、不看斤两的主儿,第一次出场,得把自己的“无知”藏掖着。东挑西拣、讨价还价。其实,这种小伎俩,在见过无数过客的摊主前,无用。你挑拣的动作,还价的言语,立马露出你的不识行情。不过,她照例像对待任何顾客一样对待我,抹掉零头、送我小葱。还特别指着鲜红的小尖椒说,吃辣吗?也拿几个去。绿叶衬托下的小红椒,煞是可爱。我不吃辣,却把四五个小红椒装进了白塑料袋。

去了一段时间,发现她的菜摊是整个菜场里顾客最多的。与她隔道相望的那个男摊主,守着自己冷落的摊位,脸上露出尴尬和苦衷。和她摊位紧挨着的女摊主,却和她有说有笑,经常是你烧的玉米,我尝新;她煮的番薯,送过去品味。两个摊位搞起蔬菜品种的互补,在她的摊位不见的芦笋、土豆、圆椒,我会去隔壁摊位买。

无论何时,谁走近她的摊位,她都笑着招呼,不管你站在第二排,不管她手里正忙着称菜、收钱。对那些挑剔的大妈,也不沉下脸,笑眯眯地帮你剥掉发黄的白菜帮子。时间一长,这些大妈都成了她的固定客户。

摊前叽喳一片的时候,她那位穿着蓝布大褂的老公,永远默默地在一边理菜,给青菜剪去带泥的根,给蚕豆剥去外面的壳,把大白菜码得齐整,将油麦菜去掉枯叶。有一次,见他的电动车正停在摊位边,往下卸一筐筐西红柿,个大、鲜红,长得却不规整。问他,这西红柿为啥与别的摊位不一样?他说,我这是郊区农田里长的,他们都是从批发市场采购来的,外地货!

这才知道,他与一个远郊蔬菜大户挂上了钩,西红柿和各式蔬菜都来自这个大户。摊位里蔬菜品种不算丰富,卖的却都是时令菜。春天的豌豆、蚕豆,夏天的茄子、丝瓜、玉米,都是他们摊位先露脸。有时,他来不及整理,这小青菜便带着泥上了摊位。他告诉我,每天凌晨一二点,骑三轮电瓶车15公里到地里,不管寒暑,不论雨雪。“我的菜,在这个市场独一份。”50多岁的他,黧黑的脸上自信满满,却没有掩住肿起的眼泡皮。

那年8月,“利奇马”台风来袭,他那个蔬菜基地的方位,刮12级大风。过后,问他,那天早晨,你也去拉菜了?他轻描淡写地说:“每天几百号人要吃菜,不去哪成?这风不怕,吹不倒我。只要不到大树底下躲,就成。”

有一次,他正忙着卸菜,我与他聊了几句,却把一包豆腐忘在了摊位。老婆追了上来,我刚下到电梯旁,她在二楼电梯口叫住我,把豆腐放在电梯台阶,顺梯而下,自己匆匆离开忙去了。

第二天,我到了摊位前,见两口子都在,跟他们开起了玩笑:老弟,你这摊位天天人挤人,都是靠了你这位“阿庆嫂”啊!边上一位大伯立即附合:是啊,她每天乐呵呵的,我们都愿意天天来!

他不服了:“那是我送的菜水灵、新鲜,没有这地里直送的菜,你们还能天天来?”

一位大嫂说:“这话实在,我休假半月,今天就特意来买带了泥的小青菜。”

他顺势叫起了苦:“再过几年,我就不做了,太累啦!”

“你可不能退啊!到时,我们去哪儿买菜?”

“让你老婆多做点好吃的,你也注意休息,把身体养得棒棒的。”

一片喧哗。

我却有点同情他,他总让我看到脸上的疲惫。

今天上午,我到菜摊已是9点半。她给我称好菜,急忙打起了电话,钱忘了收、葱也忘了送。我问她,啥事这么着急?她说,老头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路上会出啥事?

我立马安慰她,你老头开车技术好,不会有事的。

她脸上仍然没有笑容。

明天早上,我得去问她一下:老头好吗?(宁白)

关键词: 菜摊 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