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坚守72小时,他们在密不透风的地下室将核导弹发射上天

来源: 解放军报客户端 时间: 2021-03-20 09:48:42

迎着戈壁的阳光,我们一路往北,前往50号发射阵地。

戈壁的春天总是来得要晚一些,当江南已是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暖春时节,巴丹吉林沙漠还是光秃秃的一片。行驶在无垠的戈壁公路上,视线所及除了硬戈壁黑石子,便只有一簇簇骆驼刺,深深埋进沙里,坚硬挺拔,骄傲生长。

航拍50号发射场

走着走着,前方没有路了,汽车在戈壁滩上颠簸了近10公里,终于把我们带到几栋破旧房屋前。

“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墙壁上模糊的字迹把我们带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

“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1966年3月11日,中央决定在“东风2号”导弹上配置原子弹,进行“两弹结合”飞行试验。

任务下达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即召开动员大会,部署“两弹结合”试验相关工作。6月,中心紧急在50号地区修建了专门用于核导弹发射的阵地及地下控制室。9月,50号发射阵地竣工。

“两弹结合”试验发射平台

10月26日下午,东风2号甲导弹、核弹头运往50号发射阵地。这一天,强寒流席卷而来,直吹得戈壁滩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整个发射场沙尘遮天蔽日,能见度不足二十米。

要在平时,这绝对是一个极不适于转运的日子,但是,这是决定新中国命运的原子弹、导弹结合试验,为了赶上27日的好天气发射,一切代价都在所不惜。第一试验部政委高震亚所带的车队迷路了,连司机也看不清自己是在路上还是在戈壁上行走,他们只能沿着唯一能辨别方向的电线杆往前缓慢行驶。50公里的路,走了三个多小时。

发射前,“七勇士”进入地下室(资料图)

在距离发射场坪100多米处,一个瞭望塔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当年“七勇士”留守的地下控制室。从一个直径不到一米的井口下去,扶着铁制的楼梯一路向下,冰凉从双手直沁入脚底。

到达地下,狭窄的通道只够一个人通行,厚厚的铁门可以想象当年发射任务的危险。不足5平方米的地下控制室内,还可见电缆插管接口的痕迹,当年,这里摆放着发射控制台、调度等设备,以及必须的应急氧气发生器、防护用具、食物、棉被、便桶等生活必需品。难以想象当年在这个狭小、密不透风的地下室内,阵地“七勇士”足足待了72个小时。

地下室内景

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本国领土进行的核武器运载实爆试验。为防万一,几百公里内数以万计的居民紧急疏散。1966年10月27日,50号发射阵地上,气氛空前凝重。

凌晨5点,导弹要进行加注了,第一批工作人员即将按要求撤离50号阵地。前来主持发射的聂荣臻也早早来到现场,为了给大家鼓劲儿,撤离前,聂荣臻在发射场坪上看望了参加发射的参试人员,还到地下控制室,与留守发射阵地的七名同志一一握手。

1966年10月27日,聂荣臻现场指导“两弹结合”试验(资料图)

发射在即,“七勇士”中最年长、职务最高的高震亚引用当年长征的事例,给大家做临射前动员,鼓励大家不怕苦、不怕死,一定要顶得住。

上午9时整,王世成下达了“开拍”“主级”“点火”口令。

9时10秒,主控台操作手佟连捷果断按下发射按钮。霎时,轰鸣声随着大地的震颤传来。地下室内,七人凝神屏气,空气似乎凝固了,只有核导弹起飞的轰鸣和调度里各观测站的声音:

“程序转弯。”

“飞行正常。”

这样的声音虽然让“七勇士”有些振奋,但是他们的心依然随着导弹一起升高。谁也无法预料,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会不会出问题。

凝固的空气一直持续了9分钟,罗布泊着弾区传来报告:

“发现目标。”

“核弹头在靶心上空预定高度爆炸成功。”

“七勇士”紧绷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他们在小小的地下控制室里欢呼、跳跃。

1966年10月27日,东风2号甲核导弹成功发射(资料图)

“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具备了核打击能力。导弹核武器运载试验,美国用了13年,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当时外电评论:“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就好像亚洲上空的一声巨雷,震惊了全世界。”

50号阵地从建成到退役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但55年前那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风沙戈壁见证着,中华民族见证着!

关键词: 坚守 72 小时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