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重拳出击,向涉军造假说“不”

来源: 中国国防报 时间: 2021-03-19 07:46:05

刚刚过去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打假”与“维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今年“3·15”晚会上,瘦肉精羊、名表维修陷阱、个人简历泄露等被一一曝光,令人大跌眼镜。由此,不禁让人联想起涉军造假话题。

近年来,冒充军人以及制造售卖假证件、假证章、假军服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不仅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稳定,而且严重影响军队形象和军民关系。这种现象缘何屡禁不止?又该如何防范?请看本报记者带来的新闻调查。

线上线下造假繁多,令人瞠目

“‘四有’奖章是高仿的吧?便宜点!”

“不是高仿,是真品,亲!”

为调查当前互联网上涉军造假售假现状,记者登录多个网购平台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一些商家只是换了“马甲”,活动比以前更加隐蔽,买卖勋章奖章之风并未销声匿迹。

在某网购平台,记者输入“四有”两个字进行搜索,输入栏里立即跳出多条“售卖证章”等相关字眼。比如,新款“四有”精品奖章(可含证章、盒、证书、奖状一条龙服务)、卫国戍边纪念章、“保真正品”70周年国庆阅兵纪念章、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三等功证书奖章……名目繁多,令人瞠目结舌。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四有”优秀个人奖章是去年年底才开始颁发的,如今号称“高仿”的实物却赫然出现在网购平台,且明码标价出售。一些店铺产品虽没有实物图,但商家简介中却标注类似“四有军人奖章徽章”等字眼。记者联系商家得知,高仿的证章售价150元至450元不等。

证章如此,那么假军服呢?记者在某网购搜索框输入“07”字眼,随即出现高仿迷彩服、帽子、秋衣秋裤、内裤、战靴、防寒面罩等检索结果,不少卖家打出“只出售正品”的卖点。

线下涉军造假之风也屡禁不止。据媒体报道,几年前,时某某通过非法渠道购得武警部队士兵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假证件,并购买“WJ19-30055”“WJ19-30056”假军用车牌照,悬挂到自己的卸货车上,雇佣他人用该车运送沙石,在郑石高速公路多家收费站骗免通行费,骗免费用总计达3682110元。

今年年初,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尹显堂,自2004年以来,伪造各种军官证件、部队公文、印章等,并冒充解放军高级军官身份从事各种非法活动。比如,利用虚假军人身份以介绍各种工程项目为由对多名被害人实施诈骗……

涉军造假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涉军造假猖獗,其症结究竟在哪?

军人保家卫国,让人崇敬,使人信任,冒用军人身份行骗“成功率”高。不法分子抓住群众对军队军人的高度信任心理,利用“军”字招牌大肆造假行骗。另外,部分群众对涉军常识普遍匮乏,缺乏辨别能力,少数群众防范意识不强,使得不法分子屡屡得逞。记者收集整理近年来发生的假冒军人案例,发现一个共性:通过购买假军服、假证件、假证章等伪造军人身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行骗。

用假者违法成本低,心存侥幸。当前,国家和各地都出台了不少惠军政策,如景区对军人实行免票优惠,车站、机场设立绿色通道等,一些人为了能够享受优先优待,动起了歪脑筋,购买假证件。但目前在对持假证者的定性上,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只要不是假冒军人构成诈骗罪的,公安机关一般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仅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而将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比较少。以持假军人证件骗逃景区门票为例,持假证者,若是没有被发现,就可以省下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门票,而即便被发现用假,也只是没收证件了事。所以一些人抱着“即便是被识破,大不了一收了之,能奈我何”的心理,买假用假。

制假成本低,暴利诱惑高。记者了解到,制售一本假军人证件的成本在5元左右,而售价却在200元至500元之间;制售假军服等的纯利润也在100%以上。有当事人告诉记者,入了这行后“发点小广告,就等着别人打电话,一个月有上万的收入”。制售涉军物品的利润如此之高,也是制售贩卖假证者知法犯法、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法分子流动性、反侦查能力较强,增加了违法犯罪的打击难度。经过军地持续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但他们反侦查意识、逃避打击能力日益增强。这类不法分子长期游击作战,与办案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转移;拥有多个身份、多个手机号码,极少以真身示人;制作、加工、销售、邮寄等环节,分布在多个地点,甚至跨省跨区;不同环节的联系人相互之间通过手机网络联系,往往互不认识,相互称呼多用绰号;对外联系时,频繁使用多个手机卡号,遇有“异常情况”随即关机消失;有的采用甲地制作、乙地销售、丙地取款的方式,在全国多个省市流窜作案……这种复杂的分工方式以及流动性强的作案方式,使得涉军造假违法犯罪难以从源头上根治。

合力施策,让涉军造假无处遁形

针对涉军造假行为的特点和现状,需从完善立法、加强打击力度、促进社会共治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犯罪治理的综合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深化司法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二条和第三百七十五条等已有明确规定,但还需尽快出台配套的司法解释,以增强实际可操作性。具体可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该罪的量刑情节进行细化,提高涉军制假售假用假的违法成本,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教育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是我们党取得胜利、攻克堡垒、战胜困难的法宝。目前,很多涉军造假案件都是经群众举报后破获的。为更好发挥群众的力量,一方面,军地应加强相关宣传教育。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公开报道侦破的涉军造假案件;利用灯箱、展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军营开放日、军事夏令营、地方高校军训等国防教育活动开展普法教育,揭露网络涉军造假的伎俩,提高群众辨识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官兵充分认清购买和使用假军人证件、军车军牌及假冒军人的现实危害,增强识别检举的意识和能力,自觉做到“不买假、不用假”,让涉军造假完全没有市场。另一方面,要发挥好重点涉军网站不良、违法信息举报入口作用,更便于广大群众参与到涉军打假中来,让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军地有关部门应不断加强与网站平台的沟通协作。某单位一位参加过整治互联网违规涉军直播活动的同事举例介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一个超级直播平台上涉及本地的直播者,在人口大市里至少有10万人,军地监管人员数量有限,无法有效发现在直播内容里的涉军敏感话题,而平台的巡视员会定期在每个直播间进行巡视,这个群体动员起来,能发挥很大作用。不仅是直播平台,其他网络平台也都有自己的监管员队伍,监管员一旦发现法律、法规所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如果立即下架处置,同时保存有关记录,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那么绝大多数涉军造假行为在刚露头时就能被制止。

打防并举。对于伪造军人证件、伪造军品的犯罪活动,首先应从生产设计环节就考虑事后监管执法需要,提高防伪和认证技术水平,切实增强防伪和甄别功能,力争在入口环节就消除大多数问题隐患,对于这一点,在新式军牌设计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于伪造武装部队服饰等犯罪,可学习借鉴外军做法,研发区别于军队制式服装的民版产品,面向社会提供涉军纪念品,以更好满足大众对军事用品的合理需求,从需求端控制涉军造假的市场规模。

依法捍卫军人荣光

■曹 凤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假冒军人、涉军造假、售卖军装及荣誉证书、勋章等行为于法不容。近年来,涉军售假制假案件屡禁不止,而且出现制作工艺升级化、销售渠道网络化等新趋势。全社会当行动起来,廓清迷雾、擦亮双眼、有效整饬、严厉打击,依法捍卫军人荣光。

“能将自己的生命委托于他人的记忆中,生命就仿佛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去年,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廷珠不慎丢失国家颁发的纪念章后,情绪十分低落,晚上也睡不好觉,亲属不得不广泛求助、发动网友转帖寻找。而在多方搜寻无果、有关部门上门补送纪念章时,家属表示“你们送的不是纪念章,是老爷子的念想”。荣誉是对奉献者的褒奖,只有付出过艰辛、创造了业绩的人才配享有。国家和军队给予做出贡献突出的军人各类奖章、证书,给予军人、军属的各种优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这些既不能私相授受、更不能公开交易、以铜臭玷污、以假证骗取。

“军装是军人的皮肤、脱下会钻心的疼啊……”正如歌曲《打仗时再喊我回来》演唱的那样,每个当过兵的人、每个向往军营、热爱军事的人,都钟爱那身军装,绝不允许别有用心者以谋取私利为目的亵渎和玷污。而贩卖军装、冒充军人诈骗、骗取优待者既“消费”了群众对军队军人的信赖,违反了军服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又极易形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涉军制假贩假因隐蔽性强、违法成本低、执法查处难度大等原因在客观上造成了相关问题禁而难止。打击涉军制假售假,须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教授群众分析鉴别方法,给予群众守规矩的“法制大脑”、善识别的“雪亮慧眼”,让违法者成为“过街老鼠”,形成“人人喊打、露头就打”的态势。

“君子爱物,取之有道。”不可否认,部分购买军装、军品和奖章证书的人只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对军用品质量的期许、对军人职业荣誉的向往钦慕,有的主要用于收藏和娱乐鉴赏。军旅情结、军迷情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绝不能被假冒伪劣产品蒙骗和敷衍。有关部门当适应社会需求,开发各类军事题材“手办”、文玩等文化艺术品,提升军事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对军事题材有兴趣的广大藏家和军迷朋友,也当严守法律法规,通过正规途径交流、获取心仪的藏品,以正规的渠道守护最清澈的爱、维护军品收藏的清朗空间。

关键词: 重拳 出击 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