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大师剧《谢希德》讲述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矢志报国...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随着《致祖国》的歌声响起,复旦大学相辉堂内的掌声经久不息。2021年是复旦大学老校长谢希德诞辰100周年。3月14日,复旦大学校园原创大师剧《谢希德》连演两场,讲述这位中国共产党员、物理学家、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坚守初心、矢志报国的一生。
吹响新时代奋斗号角
全剧以谢希德辗转求学、毅然归国、勤于教学、扎根科研、出任校长、奋斗终生为主线层层展开,从青年到暮年,三幕戏中写意与写实并重,追忆她献身祖国的一生。第一幕中,她深情地说:“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大雁:在寒风萧瑟万木凋零的严冬,不得不离开家园;如今春回大地,我要振翅飞回祖国故园,去耕耘,去奋斗。”
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自厦门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谢希德被史密斯学院录取后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五年的求学生涯让她在世界物理学界开始拥有一席之地。而在五星红旗的召唤下,谢希德和丈夫曹天钦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取道英国返回祖国。1952年10月1日,谢希德夫妇抵达上海,时值国庆,耳边传来《歌唱祖国》的歌声,二人驻足倾听,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是歌颂祖国的澎湃乐曲,更是吹响新时代奋斗的号角。
在这个特别的年份,《谢希德》剧本历经全新创作,剧组全情投入打磨。创作团队包含由校友编剧、导演、谢希德亲属、学生和同事组成的史料团队;由校史党史研究室、物理学系专人组成的档案团队。服化道设计同期介入,在尊重和还原史实的基础上,力求最大程度展现谢希德的精神品质。剧组还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涉及图片400多张、影像资料4部和文本资料60多万字,并通过访谈、座谈以及实地采风等形式不断完善剧本创作。
演绎真正纯粹的师者
同往年一样,大师剧由复旦师生倾情参演,今年更为多元:有往年参演过大师剧的演员,有在新生入学时观看大师剧后慕名而来的本科生,有长期致力于书院教育的书院导师、学生辅导员,还有青年教师……演员们自1月起在校集中排练。从起初的形体训练,到中期的分场排练,再到最终的整场联排。
“很有幸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成为大师剧的一员,用切身行动表达对国家和学校的祝福。每每想到排演的场景,心情还是会不由得跟着剧情起伏。”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老年谢希德的饰演者王秦说。
饰演青年谢希德的克卿书院学子、2020级护理学院本科生陈玺竹则感叹:“参演大师剧的过程,正是对大师精神的感悟。希望能够演绎好谢希德先生的家国情怀,求学治校的眼界与心境,演绎好这样一位党员前辈、一位真正纯粹的师者。”
“看完大师剧,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希德书院学子、物理学系2020级自然科学试验班伊萍在观演后表示:“我想,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始终铭记谢希德先生的伟大精神,心怀祖国,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
据悉,复旦大学于2017年正式启动的校园原创大师剧工作,已经成为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五大书院分别围绕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五位老校长的故事,推出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巍巍学府》《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累计上演21场,线下观摩人数超过一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