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三个主动”机制建设,长宁区探索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
近年来,长宁区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出发,在经济收入指标的基础上,将教育、身体状况、社会保障等指标纳入评估范畴,主动发现救助对象致贫致困根源,综合评估救助需求,提出实施社会救助措施的意见,精准进行政策、措施干预,促进困难家庭发挥潜能、治本脱贫,推动社会救助从被动救助到主动预防的跨越。
一、运用多维贫困评估视角,构建致困根源主动发现机制
形成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选取物质、健康、教育、就业、社会支持、家中是否有儿童青少年六大维度,作为衡量家庭贫困的视角。同时具体细化为10个指标:收入困境、居住困境、疾病困境、残疾困境、教育困境、就业困境、社会保障困境、社会参与困境、儿童青少年家庭负担、儿童青少年家庭环境,纳入致贫致困考量因子,并通过对多维贫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赋权,根据长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形成长宁区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的评估,综合评价服务对象的社会救助困境程度和需求。
开发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
在搭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贫困对象测量,对困难群体进行贫困类别和贫困强度等级区分,从而达到精准锁定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救助需求的目的。对于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构建“收入+多维”的识别机制,而对于特殊困难家庭,则构建“救助会诊”识别机制。
2020年,与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合作,通过四套信息库对接,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计算,筛选出全部街道(镇)的重度、中度和低度困境家庭,共有2659人高度困境、2181人中度困境、1228人低度困境,初步实现了“救助政策、救助资源、救助项目与服务对象”的双向匹配。
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和预警机制
做好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与长宁区精准帮扶信息系统、“社区云”的全面融合,努力打造综合集成、迭代升级、场景应用、即时感知的智慧救助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结合社区救助顾问制度,主动救助“沉默的极少数困难群众”,将“政策找人”工作落实落地,实现精准推送、精准服务。
江苏路街道
江苏路街道通过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主动筛查贫困强度等级较高的社会救助对象,发现张凌凯(化名)家为低保家庭,通过评估可以看到救助对象家庭困境程度为中等,家庭成员在收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维度都存在一定的剥夺。
通过社区救助顾问上门访视发现,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蜗居在一间老式公房,父亲为上海市居民,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不擅长与人交流,学历较低,就业相当困难。母亲是外来户口新上海人,无工作经验,文化程度也不高,一直在做临时工。家里爷爷奶奶也是年事已高,但要照顾整个家庭的起居。张凌凯今年已经12岁了,孩子不善与人交流,学习成绩非常不理想,有相对严重的厌学情绪。
鉴于此情况,江苏路街道联系第三方专业社工救助顾问,共同为张凌凯家庭定制陪伴式服务支持方案,开展定期上门访视,协助申请了长宁区特有的“四医联动”政策,联系有关社会组织对孩子开展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规划,链接了一批大学生家教志愿者,为张凌凯进行课业辅导,有效满足了救助对象的综合需求。
二、整合各类救助资源信息,构建救助需求主动匹配机制
建立政策信息库、救助资源库
一方面梳理全区涉及民政、教育、卫生、人社、住房等部门的社会救助、帮扶政策,通过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对政策进行了人群划分和匹配,实现了政策主动找人。
另一方面建立社会救助资源库。通过各街镇对各类社会救助资源(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类社会救助资源)进行梳理,按照服务人群进行了救助资源类别划分,实现了救助资源与救助对象的智能匹配。不断拓宽各类救助资源,通过宣传、志愿活动等形式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助服务,开发更多的社会救助资源。
建立困难家庭需求清单
对困难家庭开展摸底调查,重点关注有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成员的困难家庭,根据急难程度提供相应的社区养老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未成年人成长计划相关服务以及心理咨询等救助服务,畅通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帮扶的渠道,及时了解、掌握、核实相关情况,形成“一户一档”。
健全分层分类救助服务体系
强调救助对象圈层化、救助标准分层次、救助项目分类别、救助资源有效整合,根据贫困强度的“高度、中度和低度”划分,建构分层、分类、阶梯式救助服务体系,对不同强度的困境家庭开展一般预防型服务、托底保障型服务、支持发展型服务、紧急保护型服务。会同相关部门综合实施类别化、差异化的救助帮扶措施,形成“物质+服务+心理”救助方式。
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帮扶力度;建立分层、分类的困难家庭服务清单和帮扶机制;针对特殊困难家庭发挥临时救助的救急难作用。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救助的融合发展,将专业社会工作者纳入社会救助队伍,通过专业社会工作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协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摆脱困境。
新泾镇
新泾镇刘四居委居民陈姗(化名),女,独居,肢体残疾4级,今年22岁,新泾镇长期低保无业对象。身心多种疾病。幼儿时父母离异,2018年11月,父亲过世(曾为吸毒人员,无固定工作)。家中因父亲原因,负债近3万元,2019年4月,根据身体原因进行胃切除手术,医疗债务近6万元。
街镇社区救助顾问在实施相关政策支持与帮扶后,根据陈姗进一步的债务缓解及教育需求,通过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链接了第三方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仁人家园上海办公室以及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共同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为家粉刷一新”的公募计划,为陈姗现有居住的租赁公房提供房屋修缮的首笔启动资金(7000元),实现以房屋划区租赁收入缓解个人债务的创新模式。
其次,确定了陈姗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方案,即为新泾镇社区中的居民提供公益美甲体验活动,并给予相应的志愿者服务补贴。同时,链接到新泾镇社区阳光青少年社工,为陈姗提供了社区继续教育的机会。在第三方救助顾问的指引和陪伴下,陈姗成功入学并就读于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家中的北间房屋也成功出租,缓解了其背负的债务压力。
三、强化社会救助全程管理,构建救助对象主动服务机制
跟踪监管救助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量,长宁区民政局在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开发了救助项目管理模块,通过设立救助项目,将救助对象与救助资源对接,可对救助服务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及时了解救助服务的进展情况。
完善救助服务规范
通过设立社区救助顾问岗位,将社区居委对居民的日常走访、社区救助社工对居民的访视活动等纳入到社会救助服务管理范畴,录入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提升救助服务效能
长宁区民政局全面推行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充分整理利用一网通办、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等平台,形成社会救助“办理+服务”的信息管理模式,通过一网通办全程监控社会救助业务办理情况,通过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全程监控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从而保证社会救助服务质量和效能。
新泾镇
新泾镇积极探索通过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相关路径。通过优化长宁区精准帮扶系统服务管理模块,设置服务信息提醒回复、服务记录上传等功能,促使社区救助顾问主动关心、主动联系、主动服务救助对象。通过把社区日常工作与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对接,街道社区开展的节日送温暖活动、社区救助顾问对服务对象开展的上门访视、小组活动等服务记录全部上传系统接受服务督导的检查,确保了社会救助服务过程的规范性。
同时,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还整合各职能部门的社会救助内容,将每个救助对象享受的社会救助服务内容进行整合、汇总后统一记录,方便对社会救助对象的受助情况进行总体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