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余绍容:建议加大民族山区交通基础投入 提高山...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余绍容欣喜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山区发展带来了利好消息。
余绍容所在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近年来山区道路建成了水泥路,但由于修建的标准低,防护设施缺乏,抗灾能力相应降低。每到雨季,山区道路都会遭到破坏,很多山区出现“年年建、年年断”的情况。
余绍容建议,国家交通运输部应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山区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制定山区公路等级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等级和补助标准,设立自然灾害防御基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山区道路防灾减灾能力。
余绍容说,近几年,我国农村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农村也修建了大量的水泥路和沥青路。但由于山区雨水多、地势陡峭,加之修建时地方财政能力较弱,还存在建设投资少,修建标准较低,防护设施缺失等问题,抗灾能力相应降低,每年降雨季节,山区极易形成洪水,对农村公路破坏极大,很多山区出现“年年建、年年断”的情况,耗费了大力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余绍容介绍,她所在的村位于北川县擂鼓镇西南部,“5.12”特大地震后,当地村民集中安置。当地为发展中药产业,对进入山区的道路进行了修扩建。“去年‘8.11’洪灾,我们村有近10公里道路的堡坎被洪水冲毁。”余绍容说,该村只是北川道路受灾的一个缩影。北川境内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706.344公里,在去年8月中旬的特大暴雨期间,道路损毁1757.238公里,受灾比例达65%,多年建设成果毁于一旦。禹里、坝底等14个乡镇受灾程度超过“5•12”特大地震,12个乡镇成为孤岛,14余万群众出行困难,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自然灾害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道路的抗灾能力低。”余绍容说,北川地处川西高原,境内皆山,公路主要依山临河修建,地质条件差,全县公路等级较低,行政等级方面,国道里程占公路总里程3.5%,省道里程占公路总里程8.5%,县道里程占公路总里程10.7%。技术等级方面,一级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1.1%,二级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4.0%,三级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3.6%,一级、二级公路里程少,山区公路主要是四级公路和村组道,建设标准不高。在建设时,大量挡墙、高边坡没能同步纳入整治,公路抗灾能力较弱,经常因洪涝、地质灾害等原因导致我县农村公路损毁,不能得到及时养护和修复。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一消息,给我们山区的发展带来了福音。”余绍容说。
北川羌族自治县于2018年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 “两通”工程(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是脱贫硬指标,截至2020年7月底,北川全面实现了19个乡镇的“两通”工程,但是由于去年8月中旬特大暴雨洪灾后,农村公路不通不畅,多年建设成果毁于一旦。结合省、市创建“四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确保“两通”目标再次实现,须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是受灾严重地区的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余绍容建议,国家交通运输部应继续加大对民族山区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制定山区公路等级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山区公路标准等级和提高同等级道路补助标准,设立自然灾害防御基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山区道路防灾减灾能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后,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经济,交通先行,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做好路网空间规划,以国省干道为依托,布局连接所有乡镇、建制村和自然村(组),通达支撑县域发展的交通节点、文化旅游节点、经济节点等,构建“布局合理、干支衔接、标准适当、经济适用”的农村公路网络,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再提升。
余绍容说,四川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北川交通基础不断优化完善再上新台阶,一定程度上也为建成交通强省贡献力量,希望当地能早日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市一流的交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