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自为国巡边——“帕米尔雄鹰”的崇高追寻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幸福来自为国巡边——“帕米尔雄鹰”的崇高追寻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孙哲
今年1月4日,冷冽的午后,他在冰湖之下托举起落水的幼儿。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41岁。
这是“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在世间最后的造像。
“拉齐尼·巴依卡舍身去救一名落水儿童不是偶然,是他一贯的精神。”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海星说。
帕米尔高原,中国最西端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绵延着880多公里的边境线。在这里,拉齐尼祖孙三代义务戍边约70年。
“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和羊。”2004年,拉齐尼接过父亲的守边护边接力棒,成了“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雪崩、滑坡、泥石流……在“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经常为边防战士化险。
暴风雪袭击的夜晚,他将15头牦牛聚成厚墙,让战士们安度寒夜;
冰天雪地里,他脱下衣服系成绳子,将落入雪洞的战士从死亡线拉回,自己冻得不省人事;
山体滑坡导致巡逻标记和路被掩埋,他独自前去探路,被落石砸晕,用生命开出一条血路;
……
这次,他回不来了。
拉齐尼离开的第二天,太阳照在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他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眺望”着边境方向。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
“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
战友们悲戚呼喊。
斯人已逝,英雄的传奇吟诵在帕米尔高原。
2018年,拉齐尼·巴依卡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6月,他正式担任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基层党员干部,为了更好履职尽责,他走遍当地农牧区,了解家乡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春耕时,水闸口还在结冰,他不顾寒冷,翻下水渠内将冰块击碎,让渠水顺畅通过水闸灌溉耕地;
寒冬里,积雪覆盖羊圈,他总是第一个起床,帮助牧民们清理积雪;
……
“是伟大的共产党让我们塔吉克族牧民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懂得感恩,永远心向党。”他朴实的语言至今回响在乡亲们耳旁。
拉齐尼的感恩,就是奉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第一次进京参加两会时,随身携带着祖孙三代戍边照片。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拉齐尼深情诉说:“我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国家政策好,我们的生活好。我一定会守好边境线,并且要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祖国永远平安。”
会上,他喜欢和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在一起,认真吸收其他代表履职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与代表们交流时,他还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表达了新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千里边防线上,一个牧民往往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他格外关注护边员养老、医疗和队伍建设,想就此提出建议;家乡农牧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他为此忧心奔走……牺牲前,拉齐尼还在和大家讨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更好地建言献策、履职尽责。
“知识水平不够的话,怎么起模范带头作用?怎么提出成熟的建议?怎么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拉齐尼说。他积极上夜校,巡边间隙主动向边防战士学习文化知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去年10月,拉齐尼来到喀什大学培训,自觉底子弱的他全力以赴。
培训期间,他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感动落泪,写下感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随时作好了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
心心念念,唯有家国。
“我有一个心愿,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离开了人世,我要把所有能用的器官全部捐献出去,献给有需要的人,我该去哪里登记呢?”拉齐尼曾经这样问过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两年前,拉齐尼去北京时,瞒着家人与有关方面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
两年后,拉齐尼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大地。
来不及为年迈的父母尽孝,来不及看着稚嫩的儿女成长,来不及拍一张完整的“全家福”,来不及穿上那套心爱的新衣——在喀什大学培训期间,拉齐尼只有两套衣服换着穿,老师和学员们合着为他买了一套新衣服,他舍不得穿,说要来年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再穿……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安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
这是拉齐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微信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动态。
“我是幸福的。幸福来自为国巡边。守住这里,守住了国,就守住了家。”帕米尔高原,回荡着拉齐尼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