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13连升”
上海市民健康素养几何?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数据,去年,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35.57%,是2008年首次开展监测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5.1倍,居全国领先水平,创历史新高并且实现了13年“连升”。昨天上午,在市卫健委、市健促办召开的通气会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罗力教授感慨,“没有市民配合支持,我们这场防疫战会艰难得多。市民有知识、有素养、肯配合,让城市的精准防控成绩更亮眼。”
健康防护意识大幅提升
一场疫情,为城市穿上更牢固的防护服。“三件套、五还要”已成上海市民“防疫标配”。疫情初期,这一共识通过科普深入人心,成为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提升最直观印证。
最新发布的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数据中,6个维度(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均比上一年有所提升,这其中,传染病防治、健康信息、基本医疗指标增长居前三位,而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增幅最大,较上年增长6.84%。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民健康防护意识大幅提升。”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党委书记唐文娟介绍。监测结果显示:48.22%的市民掌握了处理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法,较上年增加11.92%;咳嗽、打喷嚏时错误选择用手直接捂住口鼻的市民,较上年减少9.77%;79.18%的市民知晓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医等正确处理方法,较上年增加2.57%;错误选择观察观察再说的市民,较上年减少3.43%。
筑起防控“铜墙铁壁”
上海防疫亮点频频,健康科普、疾病预防、医疗救治成为疫情防控“三驾马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说,城市公共卫生群防群控的基础便是居民健康素养。一系列科普深入角落,为市民疫情防控筑起“铜墙铁壁”。
上海市民对健康的理解,更立体更到位。85.48%的市民知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较上年增加1.43%;76.19%的市民知晓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较上年增加6.59%。84.55%的市民知道运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较上年增加6.55%。
今年元旦,一把公叉勺、一本图文并茂健康读本,2021年健康大礼包如期而至。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浩介绍,上海连续13年向全市800多万户常住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读本和实用健康工具。自2003年起,历经五轮“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健康人群、健康环境与健康社会的建设力度和综合水准稳步提升,世卫组织赞誉“上海是健康城市工作的样板城市”。
让健康素养再上一层楼
但差距仍存在。例如,55岁—69岁中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再如,健康素养6个维度中,传染病防治、基本医疗等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健康陋习仍然影响市民身心健康。
未来,市卫健委将整合全市相关部门、机构和业务领域的健康科普资源,围绕常见疾病和各类各年龄段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开发权威科普资料。其次,创新工作手段,培育更多上海健康科普品牌项目。最后,将加强基层健康科普配送服务,围绕传染病预防、常见慢性病预防等10个重点科普领域,建立覆盖社区、校区和园区的健康科普服务配送网络,满足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等全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需求,让上海市民健康素养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