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蹲下身子”说话 孩子更易接受建议
家长“蹲下身子”说话 孩子更易接受建议
微信公众号提问
寒假已经过去大半,眼看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家孩子总是在玩手机,学习不专注,作息时间不规律。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有所改进,改掉坏习惯。但我们家孩子总是觉得我在这些小事上没完没了,小题大做。而且孩子还表现得非常烦躁,不想和家长沟通。我们也对孩子的态度有些伤心,这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徐景坤:寒假里,亲子间相处时间开始变长,亲子矛盾出现的频率也随之增高,这并不是个例。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做呢?首先要避免恶语相向,“口不择言”。出口伤人,虽逞一时之快,但伤己伤人,这不但会给亲子关系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这时家长可以尝试深呼吸,出去走走,换个环境等办法,进行自我冷却,让自己冷静到足以理智思考再行动。
同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经历,看待事情会有不同的角度,表达情绪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家长的过去孩子没有参与过,家长不妨带着孩子走进自己的岁月故事,让孩子了解家长,继而了解家长对于一个问题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孩子就会更容易接纳家长的做法。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都希望一家人相亲相爱。所以,家长不但要和孩子勤沟通,更要让孩子走进自己的生活,让孩子学会去换位思考,来努力营造理解共情的亲子沟通氛围。
值得关注的是,家是每个人生命的庇护所,心灵的栖息地。吵架时,家长应真诚地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比如,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学习不够专注,这样说:“看到你总在玩手机,我感到有些焦虑,很担心你的眼睛,更担心你的学业,这可能都对你的未来人生规划有影响,我们能不能一起研究一下找到我们彼此满意的解决办法呢?”可能一场暴风雨就可以避免了。家长蹲下身子说话,对于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
在妈妈做好了一桌饭的餐桌上,在爸爸驾车出游的旅途中,大家的内心都比较放松,一家人畅所欲言,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容易达成理解、悦纳,全家人可以在愉快的亲子时光中反思、改进、成长。其实,面对亲子间的矛盾,每一位家长都拿出积极面对、欣然接受、理性处理的心态,每天都做出一点点努力,变得温暖强大,孩子的人生被翻转才会变为可能,每一个家庭才会更温馨和谐。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话题征集:在育儿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困惑、迷茫?请与我们联系,可在教育圆桌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并针对您的话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