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帮扶打造牛超市 农民生活牛起来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时间: 2021-02-16 03:45:16

帮扶打造牛超市 农民生活牛起来

追 新闻里的那些“牛”之五

辛丑牛年同欢庆,新闻里面“牛”事儿多。今年春节长假,北京青年报记者每天为您梳理追踪一个曾经被新闻“热炒”的牛事儿,以新闻的视角为您的节日增添一分“牛气”。

《北京青年报》2018年5月15日刊发的《北京16区领导密集离京赴结对县帮扶》,提到通州区领导赴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对接帮扶工作,养牛产业就是双方确定的帮扶重点产业之一,新华社、《北京日报》等媒体也对当地养牛产业发展进行了报道。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通州区相关主责部门,深入了解养牛产业如何让当地农牧民“牛”起来。

内蒙古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每逢固定交易日就特别热闹,来自周边省份的人们在市场里讨价还价,市场里摩肩接踵,不同的方言在这里交汇,这里行情不错,不少个体户一个集日能卖出十多头牛。这个占地550亩的市场名为“鸿安现代肉牛交易中心”,2020年5月1日开市运营,是北京市通州区和内蒙古科右中旗对口帮扶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堪称一个大型“牛超市”,为当地带来百余个就业岗位,有效助力农牧民增收。

精准扶贫,产业是根。对口帮扶,就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精准破题。科右中旗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雨热同期,被公认为“肉牛最佳养殖育肥带”,全旗有900多万亩草牧场、500万吨以上的农作物秸秆,可满足110万头肉牛饲草供应。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开始结对帮扶科右中旗,相距近千公里的两地就此结缘。通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对帮扶就要发挥通州在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将当地的优势资源做强做大,当地确定了“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战略定位,将肉牛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包括繁育、育肥、改良、饲草、交易、加工在内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要想做好“牛”的文章,通州区从育肥养殖、市场交易两方面入手,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育肥养殖方面,以百利舸肉牛产业园区作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平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市场交易方面,启动实施了鸿安现代肉牛交易中心建设,占地面积550亩,集牲畜交易、牲畜寄养、餐饮住宿、产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设有800个牛交易栏、1000个羊交易栏和27栋寄养棚,同时容纳1.6万头牛、6万只羊进行交易和寄养。

以养牛产业为龙头,通州区在加强人才交流、推进劳务协作、助力产业发展、开展消费扶贫等方面多措并举,全区多个乡镇街道和当地结对帮扶,织密精准帮扶网,共同助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提升。

通过多方努力,科右中旗2019年脱贫摘帽。摘帽不摘责任,帮扶还要继续。通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科右中旗肉牛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市场机遇、龙头企业入驻机遇相叠加,处在最好发展机遇期。“十四五”期间,围绕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当地将提高能繁母牛数量和质量、发展育肥养殖、提高冷配水平、推广高效饲养模式、构建本地“加工转化”体系等,让当地的农牧民进一步增收,生活更加“牛”起来。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摄影/李春辉

关键词: 帮扶 打造 超市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