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冠患者的地方,就有她的身影——访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
“生命在于一吸一呼,这次新冠疫情主要累及呼吸,在抗疫工作中我们呼吸人全力以赴,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通过这次抗疫,不仅呼吸学科迅速发展,呼吸人也快速成长。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要战胜疫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辽宁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王玮说。
从2019年年末至今,一直工作在抗疫第一线。两年来,我看到了“呼吸人”的全力以赴和勇于担当,也看到了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我们也会时刻做好准备,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呼吸疾病的防、诊、治能力,将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关口前移,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王玮
患者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自去年1月份新冠疫情出现,王玮就一直奔波在抗疫的第一线。她不仅负责辽宁省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断确认、评估、会诊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还承担着辽宁援助武汉团队遇到的疑难、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远程会诊,以及援助武汉武昌方舱医院团队接管患者的病情分析和出院评估。随着辽宁省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稳,她又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域外医疗专家组组长继续参与指导对境外、重点地区返回人员的分层防控等工作。“患者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王玮说。
2020年1月21日,大连一名33岁男子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这是辽宁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接到消息,王玮立即启程奔向大连进行会诊。
2020年1月27日晚,王玮接到省卫健委打来的电话:辽宁省铁岭市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紧急请求省级专家组会诊。这也是辽宁省首次出现病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王玮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回复“我马上前往!”
2020年2月5日,捷报传来。王玮团队一直悉心治疗的一位大学生成为沈阳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2020年7月22日,大连市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王玮没有丝毫犹豫踏上前往大连的高铁,成为第一批到达的省级医疗救治专家。她说:“我是组长,就应该第一个上。”
2020年12月22日,王玮再次驰援大连……只要有新冠患者的地方,就有王玮的身影。
守护生命我们勇往直前
“我们学科的创始人于润江教授一直教导我们‘万事皆小,生命为大’”,这次疫情让她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当疫情来临需要“呼吸人”挺身而出时,无论是驰援武汉还是坚守发热门诊,还是支援省内的各大医疗救治中心,科室没有一个人犹豫说“我不行”“我去不了”,全都是“没问题”“我能去”,其中让王玮感受最深的是医院援助武汉的第三批医疗队,从15:30接到通知到17:30集合完毕出发,只有短短两个小时。当时大部分人还在科室值班,可没有一个人掉队。到了武汉,王玮一直叮嘱他们要注意防护,他们没有一丝畏惧,并安慰王玮:“放心吧,我们一定做好工作,为科室争光!”
王玮从小的志向就是成为一名名医,在考入中国医科大学的时候,她就深知自己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我们学校院里有一座李时珍的雕像,每当在它下边读书或者散步的时候,都特别感到自豪,当我真正穿上白大衣的那一刻,作为医生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王玮说。去年7月份,大连再发的疫情在两周左右迅速被控制,而且医疗救治创造了“零危重、零气管插管、零感染”的全国纪录,那份自豪让王玮难以言表,“对一名医生来说,这种关键时刻才是临床能力的真正体现。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次历练,我们也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且通过这次抗疫使得我们整个队伍快速成长、整个学科迅速发展,这些都让我感到更加自豪。”王玮说。
“呼吸人”的勇于担当代代传承
“这次疫情,也包括之前的SARS、禽流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公共卫生防治体系需要尽快完善,我们呼吸学科一定要和公共卫生系统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得呼吸道传染病从最初的源头到最终的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更好地防控这些疾病。”王玮说。
这次疫情期间发生的一幕幕,都让王玮看到了“呼吸人”的勇于担当: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依旧亲临一线指导;王辰院士关键时刻睿智提出的“方舱”之举;瞿介明教授、曹彬教授对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及时总结分享……无论在武汉,还是各省、市,“呼吸人”都在执着坚守。“我相信经过这场洗礼,年轻的‘呼吸人’都真正地长大了。有了他们,呼吸学科的未来大有可期,‘呼吸人’的这份勇气和担当,也将代代传承。”王玮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宋宇/文
高级记者张文魁/摄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