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如何迈好开局第一步?专家这样建言献策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大幕初启。针对大家关心的宏观政策、稳住房、强科技、反垄断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一起来看专家们如何建言献策。
扩大内需——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人民日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应如何准确理解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对做好我国经济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非常重要。
坚持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求。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必须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作为着力点,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坚持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和韧性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增强发展韧性和扩大回旋余地。
坚持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提升,主要推动力量来自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与新技术推动的消费创新,涌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坚持扩大内需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供需相互促动和动态平衡的重要支撑。抓住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机遇促进和发展新消费,有利于为创新创业提供市场支撑和丰富应用场景,实现内需发展与促进产业升级、壮大市场主体的协同共进。
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必然选择
人民日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您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这一表述是对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的深刻认识,也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路径的新思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从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让中国创新的基石能够防范各种可能的外部风险。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的堵点和梗阻,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扫除创新障碍。
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还要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
宏观政策——
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求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人民日报记者: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国宏观政策应保持怎样的取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回到潜在产出水平,2021年经济增速有望明显反弹,宏观指标将转好。但同时也要看到,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经济恢复存在结构性差异等影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求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同时,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可适度延续,信贷、税收等方面的纾困政策应有过渡性安排。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就业形势监测、预警和应对预案,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完善就业政策工具。
数字经济——
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人民日报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还需要在哪些领域持续发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十三五” 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的18.6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7%上升到36.2%。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先进普惠、创新频繁活跃、融合广泛深入、治理审慎包容”的特征更加鲜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政策方面,重点是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数字经济政策规划。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加强统筹谋划、前瞻布局,高质量编制好国家总体、各领域、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举措和推进机制,并使各种发展政策相互协同、相互配套,形成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数字产业化方面,重点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要聚焦5G/6G、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高端工业软件等基础软件基础技术和关键领域,开展强链补链行动,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加快编制实施网络强国建设行动计划,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推进车联网、人工智能等先导区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数字产业集群。
产业数字化方面,重点是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夯实制造业数字化基础,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化各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规模化定制等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
数字化治理方面,重点是营造创新、公平、包容的数字营商环境,提升数字经济创新动力。提高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支持数字经济公平、健康、有序发展。
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人民日报记者:如何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2020年,我国制定出台了扩大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一揽子政策举措,既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恢复经济赢得了主动。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应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注重结构优化、加强资金管理,同时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一方面,要优化支出结构,严把预算支出关口,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用有所值、按质量办事,真正支持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难点;另一方面,要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同时,兼顾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实践证明,直达机制极大丰富了政策工具箱,确保了财政资金用到基层急需以及惠企利民领域。2021年应继续坚持这一做法,进一步完善并抓好直达机制落实,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扩大中央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将直接用于基层财力保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年初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对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纳入直达范围。同时,应提高直达资金管理水平,增强直达机制政策效果。
2021年,经济工作将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展开。我们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财政政策要发挥好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战略定力,同时坚持相机抉择,根据阶段性、突出性问题,适时进行调节。
种业翻身——
不断优化现代种业制度环境
人民日报记者:现代农业立志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您认为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持续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集中资源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掌握发展主动权,为守住守好农业这个战略后院筑牢种业根基。
打好这场种业翻身仗,关键要创设保障体系,从资源保护利用、自主创新、做强企业、做优环境等方面着力,不断优化现代种业制度环境。
要保护和利用好种质资源。这是种子的基础和源头。要加快资源普查和抢救性收集,推动资源登记和交流共享,强化规模化精准鉴定评价,创新开发利用机制,做到应保尽保、有序开发。要加快建成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家新作物种质库,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
要强化自主创新。这是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的关键。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推进良种联合攻关和遗传改良计划,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创制有突破性的种质,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如水稻、小麦,要加快优质专用品种选育,保持竞争力,大豆要加快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选育。
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这是提升种业竞争力的根本。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推动资源、人才、资本向企业聚集,扶持优势企业发展,推动提升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现代化水平,实现好品种和好种子的持续产出。
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这是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解决好种子问题。
强化反垄断——
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竞争机制有效的环境才有可能创新
人民日报记者: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202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指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竞争机制有效的环境才有可能创新。如果竞争机制被抑制,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都会影响竞争环境。只有良好的竞争环境,才能推动创新;只有推动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层次和水平;只有提高竞争层次和水平,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否则,只能是低水平的存量利益的零和竞争。
瞄准碳中和 推动碳达峰——
实现碳中和需要超前部署和行动
人民日报记者:有人说,未来各国竞争的焦点围绕碳中和技术展开,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全球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将加剧世界经济技术革命性变革,重塑大国竞争格局,也将改变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企业发展业态。比如,在低碳化导向下,企业产品和原材料的碳含量指标将成为与成本、质量和服务同等重要的竞争要素。全球低碳金融的投资导向,将使高碳排放行业和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同时,先进深度脱碳技术和发展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走上深度脱碳发展路径也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先进能源和低碳技术将成为大国竞争的高科技前沿和重点领域。从目前情况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速这方面的布局。
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当前,要在长期碳中和愿景导向下,制定国家、部门和地方层面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到超前部署和行动。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在先进脱碳技术竞争中争取先机和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各省份各部门要远近统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
经济持续向好——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人民日报记者: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需要在哪些关键点发力见效?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先看消费这个第一引擎。在消费端,还存在不少梗阻:中高端商品和服务供给还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提升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养老托育、中西部物流等消费基础设施存在短板;质量标准体系相对滞后;市场的统一性和公平性还有待加强,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现象亟待消除;信用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
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至少要在四个层面发力。
提升消费能力。通过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等使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优化收入分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促进消费回升。充分发展新型消费,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引导消费回流。扩大免税市场规模,促进跨境电商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国产品牌质量建设。
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打击假冒伪劣和诈骗等,更大力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解决住房问题——
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人民日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一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2021年应该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我国大城市住房存在供给量偏少、房价偏高、租赁市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造成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比较突出。当前,解决好大城市住房问题,首先必须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各地要善于运用长效机制政策措施“工具箱”,从供给端、需求端入手,多策并举,把住房资源更多地配置给自用者,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进一步压实城市主体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房地产市场监测和评估考核机制,对调控不力的城市及时问责追责。
严防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强化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状况和拿地行为的全面监测,实施好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严查各类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快建立居民债务收入比监测体系。
加大住宅用地供给。人口净流入、房价较高的大城市,要切实提高新增国有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的供应比例,扩大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增加租赁住房用地和保障房用地供应。建立“限房价、竞地价”等房价地价联控机制。严格禁止国有企业高价拿地。
遏制投资投机炒房行为。实施限购、限售,优先保障无房户购房。严格审查购房首付资金来源,严防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非房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严肃处理开发商和中介哄抬房价地价、恶意炒作等行为。
推进改革创新——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人民日报记者:2021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应如何把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就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侧,供给结构不能充分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还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应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升级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高供给体系满足需求的能力,并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当前看,注重需求侧管理、扩大有效需求,有利于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从长远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需求侧的有力支撑,坚持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对此,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拉动有效内需,积极开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加大企业技改投资支持力度,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序引导产业错位发展。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大力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有效需求更好引导供给的优化提升。此外,要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提升出口质量,扩大进口,让国内国际双循环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