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滚动 >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它能避免吗? 世界速讯

来源: 任世麒 时间: 2023-03-01 09:50:26

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由浅显到深入,一共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原因。


(资料图片)

最浅显的原因,是唐玄宗晚年昏庸,宠信贵妃杨玉环,重用奸臣杨国忠,信任胡人将领安禄山,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文臣与武将矛盾激化,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按照这个层次的原因来解读,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主要就是唐玄宗晚年昏庸、重用奸臣所导致,所以李隆基就是最大的责任人。当然,它所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唐玄宗能够继续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安史之乱完全是可以避免。

接下来,再稍微深入一点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是大唐皇帝与太子之间的权力之争所导致。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知道,唐朝从建国以来,皇帝与太子之间,几乎都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最初,李渊为防止太子李建成实力做大后失去控制,尤其是齐王李元吉倒向李建成后,更是让李渊有种说不出的害怕,因为此时的李建成已经逐渐拥有抢班夺权的实力。所以,李渊就开始扶持秦王李世民与其分庭抗礼,从而让他们双方相互制衡,结果最后玄武门之变爆发。

后来,李世民当时皇帝后,看着太子李承乾越来越年富力强,而自己却是垂垂老矣,于是担心太子会提前抢班夺权,便开始扶持魏王李泰与其分庭抗礼。结果逼得太子造反,最终太子和魏王李泰都被废,李世民只好立最弱小的李治当太子。

诚然,弱小的李治当太子,不会对老皇帝李世民造成威胁,但问题是,李治太过软弱,最终让武则天成功改朝换代,要不是武则天的儿子姓李,大唐江山就三世而亡了。至于后来李隆基的老爸唐睿宗,也是被作为太子的李隆基给逼得提前退位。

等到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尤其是走过开元盛世之后,日渐年老的李隆基也不免开始担心太子会蠢蠢欲动,于是李隆基的第一个太子很快被杀。接下来,如果李隆基继续立能力较强的儿子当太子,会让自己没有安全感;如果立弱小的儿子当太子,又害怕武则天的事情会重演。

在这种背景下,李隆基就开始布局,一方面为了大唐江山能够长久延续下去,李隆基还是选择立能力较强的儿子当太子;另一方面,他需要有一股力量来制约太子,但问题是,前面李渊和李世民通过扶持一个亲王来制约太子的格局,都被证明失败,所以李隆基就用安禄山为代表的军人势力制约太子。

于是,唐玄宗给安禄山的权力越来越大,而随着安禄山势力越来越大,任何试图挑战唐玄宗权力的人,都会有一个难以去除的阴影。因为他们即使有机会通过政变的方式,让唐玄宗提前退休,但是当安禄山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进京勤王时,他们拿什么抵挡呢?

当时,大唐在关中地区有三大军区,因为这三大军区距离都城较近,为确保将来太子能顺利登基,这三大军区都是交由太子来领衔负责。与此同时,关东地区也有三大军区,唐玄宗将他们全部交由安禄山来负责,这样双方就可以相互制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玄宗重用安禄山,就是李渊和李世民用太子、亲王并重格局的变形版。尤其是当安禄山认杨贵妃当干妈后,使得唐玄宗重用安禄山,更有太子、亲王并重的格局意味。

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因为安禄山的作用是用来制衡太子,也就是和太子分庭抗礼、势不两立。那一旦等李隆基去世,太子登基后,安禄山这种角色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所以最后他只能选择造反,由此也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按照这个层次的原因来解读,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主要就是唐玄宗与太子之间的权力之争所导致,所以李隆基依然是最大的责任人。当然,它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唐玄宗能够主动放弃权力,安史之乱也可以某种程度上避免。

最后,再更深层次的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豪门贵族这个阶层被迫消亡,由此让军人势力失去控制后而引发的危机。

简单点说,在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媒介发展有限,另一方面是缺乏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导致各地区的豪门贵族趁机做大,形成传说中地方豪强和门阀士族,广大的底层百姓大都只能依附于这些豪门贵族而生存。

于是,这些豪门贵族都逐渐变成一个个拥有一定军政财人的独立王国,在这种背景下,就形成了传说中的贵族政治,也就是国家的军队和官员,同时也是各个豪门贵族的成员或私兵。

换句话说,军队的将领,通常都与各个豪门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通常只是各大豪门家族的代理人。

在这种背景下,皇权只要能获得豪门家族的支持,就能够很轻易地控制将领。当然,皇权如果不能获得豪门家族的支持,他通常只是受到豪门家族的威胁,而不会受到军队将领的威胁,因为没有豪门家族领衔的军队将领,通常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势力。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统一的中央王朝建立,广大底层百姓不再需要依附于豪门贵族而生存,豪门贵族自然就无法形成强大的私人武装。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大量寒门子弟开始冒出来瓜分豪门贵族的军政权力,于是豪门家族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弱,最终被迫瓦解。

简单点说,在两汉时期,因为分封诸王,地方军队都被皇室诸王或外戚成员控制得牢牢的,而在魏晋南北朝,因为豪门贵族的崛起,这些地方军队又被各大豪门贵族牢牢控制。但等到了唐玄宗时期,豪门贵族这个阶层被瓦解,于是各地方的军队,就只好由皇帝直接派遣过去的官员来管理。

但问题是,由于当时的交通和媒介发展水平都有限,中央政府的政令无法及时传达到地方,尤其是偏远地方。这样就导致皇帝派遣出去管理地方军队的官员,因为缺乏监督和倚靠,要么成为军方的傀儡,要么直接和军人们的利益融为一体,成为地方军队的代言人。

在这种背景下,军人势力终于登上政治舞台,成为继皇族、外戚和豪门贵族之后的社会新危机。至于安史之乱,不过是这种背景下的时代产物。也正因为此,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帝国的危机并没有因此结束,反而是持续一百五十多年的藩镇割据;这随后,又是持续一百多年军阀混战(五代十国)。

再等到北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让当时的交通媒介终于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及时传达到地方。这样皇帝派出去管理地方军队的官员,既可以随时受到中央政府的监督,又可以随时得到中央政府的帮助,于是文官制度终于得以建立起来,而军人干政和割据也正式成为历史,这也才有了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从这层意义上说,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这其中的第三个原因,这是时代的趋势所造成的,任何人都无力改变,就算没有安史之乱,大唐也会因为某个其他的原因导致军人们造反。至于上面的第二个原因,只是点燃安史之乱的那根导火线。至于第一个原因,不过是它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而已。

责任编辑:

标签: 安史之乱 消息资讯 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