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首次出舱,五院力量助力实现多个首次!-当前速递
本文转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完成了梦天舱外扩展泵组安装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根据计划,后续,航天员乘组还将开展多次出舱活动。
在地面技术人员的协同配合下,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机械臂有力支持航天员顺利完成舱外扩展泵组、脚限位器安装等多项作业任务,在2023年一开年就创造多个首次:
(资料图片)
神舟十五号乘组开展首次舱外作业,出舱作业时间长达8小时,充分考验了全系统保障能力;
出舱范围首次覆盖空间站三舱,对路径和飞行程序一次做对提出了新挑战;
航天员首次手持大体积的脚限位器和舱外操作台,在组合臂支持下进行大范围转移,对任务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出舱任务充分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依托数字空间站进行仿真模拟,出舱演练中首次机械臂不再真实运动。
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新挑战,五院空间站团队仔细分析影响因素,对空间站机械臂运动路径进行了多轮迭代,最终形成多个复杂运动构型的实施方案,并针对不同作业点设计了多条紧急返回路径,形成了多个预案并开展演练,确保航天员在规定时间快速安全返回。同时,由五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各分系统、单机产品协同发力,为任务成功以及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行贡献了力量。
此外,在此前任务中,五院空间站团队通力协作,完成了首次自动转运暴露载荷出密封舱以及机械臂在轨部署暴露载荷工作,充分考验了空间站货物气闸舱、机械臂、空间站各系统以及航天员的协同配合。这种通过货物气闸舱完成载荷的出舱安装方式在总体设计上具有显著优势,凝聚了中国航天总体设计的智慧。
01
在空间站寿命周期内,通过多次更换不同载荷开展舱外暴露实验,可以提高空间站应用价值。
02
货物自动出舱可有效避免航天员出舱安装载荷带来的任务风险和航天服寿命折损问题,同时节约航天员出舱活动所占用的在轨工作时间,提高空间站在轨运行效率。
03
在任务规划上,空间站通过大、小机械臂分别工作和组合工作模式,在配置一个货物气闸舱的情况下,支持载荷在舱外大范围转移,可以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舱外暴露载荷部署和回收。
多种出舱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国空间站在系统设计上的先进性,适配不同的任务需求,既能发挥有人参与的优势,又能最大程度提升空间站的运行效率。后续,五院空间站团队将持续推动全面形成“三高”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国家太空实验室作用,助力中国空间站广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五院总体设计部
文字:郭 睿、朱 超 、李 喆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