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怕手抖了 手机APP“摇一摇”广告被整治-全球时快讯
“明明在看电视剧,不知道点到哪里就跳转到拼多多”“走着路打开软件,手机不小心晃一下就自动跳转”……App“摇一摇”功能日益普遍,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但部分应用出现“乱跳转”现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资料图】
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以规范“乱跳转”问题,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APP广告风险让你的手机变“手雷”
“我手机里有20多款APP,不少一打开就弹出广告,使用时也会时不时弹出,有时候不知道点到哪里还要跳转,太烦了。”成都消费者高女士告诉记者,手机APP广告“轰炸”令她非常烦恼。
家住宜宾市的消费者陈女士对此也很烦恼:“经常在看微博的时候,我只是想浏览热搜,结果因为身体的一些轻微晃动,就被迫去逛淘宝了。”这种体验让陈女士感觉很不舒服,也产生了更多的担忧:“这种未经我许可的跳转,是否会将我的个人信息从这个APP链接到其他APP?会不会泄露我的个人隐私?”
记者了解到,App开屏广告此前已存在,从倒计时跳过、点击跳转等形式变成“摇一摇”触发跳转功能。目前,“摇一摇”广告最常见的是购物平台,尤其在双十一期间,多个App开屏界面都会设置成“摇一摇”跳转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购物平台。
“‘乱跳转’现象引起用户投诉,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魏然表示,一是未向用户明示,即App信息窗口未向用户明示触发后将发生跳转或打开第三方App的动作,或明示动作与实际行为不符;二是灵敏度过高,即App信息窗口设置的交互动作参数灵敏度过高,在用户非主动意愿情况下即发生跳转第三方页面的行为;三是欺骗误导用户,即App信息窗口跳转后,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为用户下载安装App等。
轻轻一晃就跳转
2月4日,记者调查发现,百度、微博、喜马拉雅、腾讯等多款APP都出现了广告跳转情况。
记者体验发现,类似“摇一摇”开屏广告的出现较为随机,并非每次打开APP时都会碰到。记者在测试微博APP的“摇一摇”开屏广告后发现,记者仅仅拿着手机走路,“摇一摇”广告就自动跳转至微信小程序上的购买平台。
随后记者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打开APP后,将手机放进口袋,或者只是走路都会不自主地触发广告,此时往往来不及点击开屏广告页面的“跳过”字样,屏幕就直接跳转到了第三方商品购买界面。
那这些广告可以关闭吗?
记者在测试中发现,一些App的“摇一摇”广告可以手动关闭,但步骤繁琐。以喜马拉雅App为例,进入“我的”主页后,依次点击设置-隐私管理-广告设置-开机摇一摇-关闭开机摇一摇进入详情页,可进行关闭“摇一摇”开屏广告。但在操作完成后,仍能看见开屏广告。百度也可以选择关闭该功能,在设置-广告屏蔽管理-允许展现开屏摇一摇广告中选择关闭即可。
除此之外,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手机APP广告收费已非常成熟且高度细化有的广告按照曝光量收费,每千人收费5元至20元不等,这类多是信息流广告;有的按照点击量收费,每次点击约1元,这类多是个性化定制广告;有的按投放时间收费,可选择24小时内任一时间段投放广告,不同APP费用差距较大,这类多是开屏广告。朋友圈广告更加“简单粗暴”,目标人群、投放时间、投放地区都能明码标价。
江苏消保委此前曾指出,软件通过“摇一摇”实现进入广告是调取了手机的某项传感数据,但是该调取是否必要,软件调取行为是否取得消费者同意和授权也存疑,消费者个人数据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令人担忧。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表示,与传统广告相比,手机APP广告隐蔽性更强、精准度更高、主动性更强、转化率更优,对广告主吸引力很大。因此,尽管广告法、互联网广告暂行管理办法等规范已出台实施,但治理业内乱象难度依然不小。
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国皓表示,APP虽然在开始界面中设置跳过广告的按钮,但按钮不明显。并且在实际使用当中,轻微的晃动都会引发转跳,消费者根本来不及反应,实际上变相强迫消费者必须接受观看广告,涉嫌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接受服务的权利。
新标准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强迫打开App
此次标准制定修订提出多方面参考指标要求,以更好治理规范“乱跳转”行为。一是强化明示告知义务。指出应向用户清晰明示要执行或触发的交互动作及结果预期。二是细化参数设置参值。提出将“摇一摇”动作的设备加速度设置为不小于15米每平方秒,转动角度不小于35度,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一系列参考数值,确保App在走路、乘车、拾起放下终端设备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信息窗口不会出现误触发而跳转的情况。三是保障用户选择权。明确未经用户主动选择同意,不得强迫下载、安装、打开App,不得使用欺骗误导用户的图片、文字和链接进行页面跳转或使用第三方App。
规范App“摇一摇”“乱跳转”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持续提升信息通信服务的缩影。聚焦影响用户服务感知的关键环节,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客服服务能力,形成服务提质和感知提升的良性互动。
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聚焦用户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综合运用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技术支撑、行业自律等手段,强化“全流程、全链条、全主体”治理,全力提高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感知,为用户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编辑:张可 校对:申涵兮 审核:开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