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截止2022年10月末,中国进出口银行在RCEP成员国的项目总数超过1400个,贷款余额达8000亿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11月22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年度主论坛“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暨亚洲金融智库2022年会”召开。作为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议题之一,本次论坛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自2022年1月1日生效以来的区域经济、贸易产业变化,探讨了如何加深区域金融合作,推动亚洲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满足RCEP实施所带来的跨境投资、并购等巨大金融需求。
根据RCEP生效规则,自今年1月1日起,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今年2月1日起协定对韩国生效,3月18日起对马来西亚生效。RCEP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在论坛上表示,作为全面、现代、高质量、互惠的贸易协定,RCEP生效实施近一年来,区域经贸规则更加完善,原产地规则、海关、持续、技术标准等逐步落地,货物服务以及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持续地放宽,成员国间生产、分工、合作日趋紧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价值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相信随着RCEP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必将大幅提高,区域发展的动能将会更为强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专门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一直将RCEP成员国作为重要的业务拓展地区,支持了一大批项目,涉及经贸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绿色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一方面持续地加大了信贷的支持力度,截止2022年10月末,中国进出口银行在RCEP成员国的项目总数超过1400个,贷款余额达8000亿元。另一方面,综合考虑项目不同特点和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灵活运用和搭配贸易金融、股权投资、担保等多种金融产品和工具,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起设立了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一期已支持8个东盟国家的10个项目,涉及交通能源、交通运输、电信、矿产、能源和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基金二期启动的规模10亿美元,已经正式设立运营,将重点支持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重大投资合作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参与出资设立了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CGIF,致力于为区域内企业发债提供担保增信,担保总额已超过27亿美元。
二是支持重大项目和小而美的项目并重,既支持了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等重点领域的标志性项目,如:马中关丹产业园、中老铁路、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印度尼西亚万隆高速公路,以及缅甸仰光国际机场等重大的项目,有效推动了区域生产要素的联动,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又支持促进当地就业,改善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如柬埔寨农业灌溉和农村电网建设,泰国农业废料处理等项目,对满足当地民生需求,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助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运行。疫情反复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了影响,断链的风险显著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进出口银行充分发挥资金链对货物流稳定畅通的支持作用,支持了铁路、公路、航空枢纽、港口、物流园区等一大批外向型及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重点物流线路平稳地运行,助力疏通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支持国际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更好发挥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加速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维护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稳定。
四是大力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围绕绿色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领域支持了一大批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项目,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的印尼地热发电项目,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的成功案例。在中老铁路建设中,通过以桥代路,设置隔离栅栏等方式保护环境,保障野生动物的通行,将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打造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展望未来中国进出口银行愿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RCEP区域内的经贸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突出支持重点,提升金融支持的质效。RCEP成员国资源禀赋各异、产业互补性强。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立足各国实际情况,突出支持重点,助力RCEP成员国深度合作。
二是融资融智并举,丰富金融支持手段。中国进出口银行长期开展海外业务,除了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也乐于为企业在RCEP规则的解读,国别情况咨询,以及RCEP实施效果跟踪等方面提供融资服务。通过融资融智并举助力企业开拓市场、预判风险、规范经营,享受RCEP带来的发展红利。
三是深化同业的合作。凝聚金融支持的合力,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催生大量的融资需求,任何机构都不能包打天下,需要各方加强合作,发挥所长,优势互补。一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将与同业机构加强宏观经济、行业产业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另外一方面,通过联合融资,银团贷款、转贷款、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凝聚区域内更多的金融资源,凝聚金融支持区域经贸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