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滚动 >

世界杯狂欢骗子也来凑热闹!这六大最新金融骗局,必看——-今日最新

来源: 北京商报 时间: 2022-11-20 17:44:07

世界杯即将到来,就在各位球迷满怀期待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骗子们也已经蠢蠢欲动,且骗局方式繁多,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1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多方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广东、贵州、浙江、辽宁、广西等多地警方发布最新防诈提醒,揭露了赌球、中奖、虚假销售等类型诈骗。球迷们在欢乐看球的同时,一定要警惕典型电信网络诈骗骗术,谨防被骗。


(相关资料图)

已有多人被骗上万元

每到世界杯期间,网络上就会冒出大量以世界杯为噱头的非法博彩网站。这类诈骗的方式往往是利用高赔率来吸引用户参与,通过提供所谓的“秘籍”推荐、诱骗下载下注软件、开设线上赌场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进行点击、充值、转账,一旦消费者投入大量资金后,骗子就会立即销声匿迹。

例如据杭州发布,此前就有市民独自在家观看世界杯球赛,期间有人通过微信群添加他为好友,对方声称可向其提供赌球网站和赌球App,完成注册后可下注赌球,该市民信以为真并在该网站注册账户下注1万元,盈利7000元,但等到提现时,发现该网站已将其账号注销,并且对方微信已将其拉黑,最终其损失1万元。

除了利用高赔率的赌球诈骗手段以外,目前还有不法分子在非法博彩网站准备了优惠力度极大的充值返利活动等待球迷上钩。一球迷就有此遭遇:其在家看球赛时,“世界杯”QQ群里面有一人自称是博彩网站代理人跟其私聊,称世界杯期间充值有活动,冲1万元可返利2000元,该球迷心动不已,根据对方提示,通过支付宝给对方银行卡转账1万元,但事后发现自己账户并没有到账才知被骗,同样损失1万元。

此案并非孤例,就在前几日,辽宁葫芦岛一市民也在看球赛时听到一主播推介,世界杯期间在App上首单投注失败后,全额返还本金;另充会员加入主播聊天群后,可免费领取世界杯单场VIP推介,稳赚不赔。该市民信以为真,于是在该网页上扫码下载App,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手机号,充了666元会员,加入了该主播的聊天群,但事后同样发现无法申请提现,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

从这类非法博彩网站诈骗套路来看,其主要以信息预测为噱头,骗子通过宣传知晓世界杯“内幕消息”,以加群共享“红单”推介、接受“专家”指导为由,诱导他人购买“服务”,费用包括会员费、高级非会员、超级“红单”预测费等,但最后骗子往往收钱跑路。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任何形式的赌博行为均不被法律所允许,多地警方也提醒:网络赌博是违法行为,球迷们在不确定对方身份情况下,不要轻易涉及金钱来往,在世界杯及开赛期间,不要相信高收益、高回报的投注噱头,不迷信所谓的“内幕消息”“权威推介”等说辞。

六大骗术需警惕

除了这类寄生在非法博彩网站上的诈骗外,还有五个类似骗局同样需要警惕。

一是“中奖”骗局,骗子会对外大量发送中奖邮件,而这些邮件在骗子的包装下,往往长得很“官方”、很“正经”。

但其实这些祝贺“获奖者”获奖的邮件往往包含附件,附件中或是直接隐藏了恶意代码或病毒,或是要求填写详细的领奖联系方式以获得受骗者个人信息,有时则直接要求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用来骗取金钱。

二是“虚假纪念币销售”,世界杯来临,目前各种打着世界杯旗号销售虚假纪念收藏品的网站也开始增多,其中又以销售各种虚假纪念币、纪念钞最多。但要注意的是,只有举办国官方才有资格发行世界杯纪念币。

所以,国内任何宣称由权威机构监制发行的所谓世界杯纪念币都是骗人的,根本没有收藏价值,消费者需要谨慎对待。

三是“结果神预测”,有不少用户收到短信,称提供“百分百准确预测球赛结果”服务,仅收取预测费,也可代为投注。

或许消费者一开始并无兴趣,但发现比赛结果与短信上的预测结果完全一致。一来二去的“神预测”,犯罪分子已经悄悄获取信任。但当用户开始跟随其预测的结果豪掷下注,却有可能输个片甲不留。

四是“官方”提醒更新,部分诈骗者通过模仿世界足联官方通知来盗取用户数据。受害者会被告知安全系统已更新,所有个人数据必须重新输入才能避免锁定。

此类链接往往会将受害者带入一个伪造的个人账户,所有输入的用户数据都将直接传送给诈骗者。

五是制作钓鱼网站。由于世界杯合作机构经常为客户安排赠品,部分犯罪分子就利用这一点制作了官方合作伙伴的“克隆”网站来窃取用户的银行和其他账户信息。

“围绕世界杯展开的诈骗行为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迎合当期社会热点,更容易博取眼球和触达受骗群体;二是伪冒各类‘官方’机构发送邮件,有时只要点击链接就会被套取个人隐私数据和银行账户信息;三是伪‘官方’机构推销所谓的纪念币等。”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看来,这些骗术主要还是利用了受骗群体面对“中奖”“独家收藏”等虚假信息时的侥幸心理,以及因世界杯举办周期较长、在境外举办等因素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在他看来,金融消费者应该时刻注意避免产生侥幸心理,在遇到难以把握的信息时不予理会或向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公安部门等寻求帮助。

四大原则防止被骗

总体来看,这类金融诈骗一般会“结合时事”,根据当下最新热点不断进行花样翻新,借助线上渠道“广撒网”,试图降低金融消费者的警惕之心。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这类骗局频发,主要存在多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早期难以察觉,通常等受害者不断累积以后才遭到曝光;另一方面是不断更新手段,例如在国内社交软件平台加强反诈预警措施后,不法分子又根据当下形式引诱受害者下载境外App绕道监管,使人防不胜防;此外,这类诈骗团伙一般行踪隐蔽,背后通常拥有专业团伙,难以发现其行踪。

不过,对此多地警方也给出对策,即不汇款、不轻信、不泄密、不链接四大应对原则,避免上当。

苏筱芮认为,对金融消费者来说,首先应当树立警惕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其次应当通过官方渠道或者指定商家取得联系或核实情况;最后也可以下载政府部门开发的反诈App,及时知晓最新骗局,遇到资金转账、消费类行为保持谨慎态度,对于无法确认身份的商家或是无法辨认真假的商品不轻信和购买。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同样指出,在防范手段上,消费者要不断提升网络生存知识,选择正规渠道平台和软件,保持警惕心。天上不会掉陷阱,切勿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特别是做好敏感信息的管理,账号、手机、银行卡、密码等做好保护设置,不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标签: